過去,醫療衛生系統吃回扣、收紅包、請客送禮等顯性**盛行,但現在開始向重復檢查、過度用藥、開大處方等“隱性**”轉變。隱性**,因為理由冠冕堂皇,找不到直接責任人,不好處理。但隱性**和明火執仗的**相比,危害更大,流毒更廣。某院長撰文表示,醫療“隱性**”才是醫改真正的大敵。
從“8瓶輸液”到“7個支架”
2009年,全國13億人人均輸液達8瓶,世界之最。之后,媒體報道1心?;颊弑环?ldquo;7個支架”.對于輸液,醫生們往往有怨言——是患者主動要我們給藥**的。但肯定沒有患者會主動要醫生在自己心臟上“大興土木”,因為“支架放3個以上就失去臨床意義”.而此前也早有專家指出,讓病人過多做CT檢查,其放射量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這些治療和檢查消耗了大量人力和財力,卻并未明顯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反而給患者帶來了生理和心理痛苦。
大醫院過度擴張
大醫院過度擴張,加速了醫療資源的不合理分配,是造成看病貴的重要原因。但大醫院擴張的支持者大有人在。這些支持者大多也是踐行者,認為這樣可以讓老百姓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可以緩解看病難。一方面,大醫院的醫務人員喊著過勞死,累,另一方面醫學畢業生都想往這擠,如果哪個醫院再擴張幾個床位,該院的醫務人員一定在群里轉發歡呼??傊褪悄軘U的一定擴,不能擴的羨慕不已。
市場競爭可讓“隱性**”見光死
我們潛意識里,喜歡把一些東西臉譜化,認為民營的都是嗜血的,都是掙錢不擇手段的。其實,正因為我們的習慣,正因為我們對民營資本的不信任,才給莆田系這個怪胎一個機會。要知道梅奧、劍橋這些都是民營的。
只有公平公開的醫療市場形成,醫務人員愿意流動,可以流動,流動之后收入和地位不降,才是醫改成功之時。隨之,醫療領域的“隱性**”也會見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