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生眼里,只有患者健康與否,沒有性別之分。但是,婦產科的男醫生依然身處窘境。在醫患關系緊張的今天,因各類問題引發的打醫、殺醫事件層出不窮。今年兩起婦產科男醫生被打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不少關注。在我們譴責傷醫行為需要受到嚴懲的同時,更應思考:婦產科男醫生如何走出尷尬境地?
婦產科男醫生查房后遭3人圍毆昏迷
4月19日8時許,江蘇沭陽縣南關醫院住院部四樓婦產科,剛畢業一年的24歲男醫生劉永勝作為“輪轉醫生”,跟著婦產科的兩名女醫生去查房,剖腹產產婦龐某的丈夫張某對其男醫生的身份感到不滿。其中一位女醫生曾勸說過張某,但仍未阻止暴力事件發生。
上午10時許,劉永勝走出醫生辦公室,突然遭到守候在門前的三名男子襲擊,劉醫生當即全身抽搐,耳鼻流血,昏迷不醒,后腦顱骨骨折,顱腦浮腫。
男子刺傷男麻醉師
11月3日,安徽康平婦產醫院發生一起傷醫事件。家屬孫某帶著愛人小麗來醫院檢查,經診斷是早孕,要求做無痛人流。經安排,一名醫生、一名護士長和一名男麻醉師負責為小麗做手術。手術結束后,孫某發現手術室里的男麻醉師,不等護士長解釋,沖動地朝麻醉醫生臉上打了一巴掌,隨后用刀刺傷其右側腰背部。事發后,孫某駕車逃離醫院。目前已被警方控制。
婦科男醫生是個“寶”
男性從事婦產科工作,在公眾的眼里仍然相對敏感,社會上因婦產科男醫生與患者及其家屬鬧得不愉快的事件,無論國內外都時有發生。
既然如此,婦產科男醫生該不該存在呢?
男醫生在婦科是個寶,因為他們有著獨特優勢:一是體力好,能夠承受高負荷的工作。很多住院部醫生做手術經常一天要站10個小時,女同志往往吃不消。二是邏輯性強,定位能力強。現在的微創手術,需要較強的定位能力和方向感,男性在這方面的天賦比女性好,他們做手術往往更精細,所以現在最好的婦產科大夫大多是男性。三是***志家庭負擔較輕,工作上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此外,男醫生不拘小節,但耐心不比女醫生差,認真細致也不輸女醫生。
男婦產科醫生與女患者之間如何建立信任?
改變傳統觀念需要時間。那么我們能做到什么呢?
醫患之間建立信任,患者對男婦產科醫生為她查體的負面情緒或許會減少。
目前國內的醫院,有些醫生的態度很有問題。媒體曾經報道某醫院的一婦產科男醫生因接待病人多,隨口對一女病人說“把褲子脫了,進去躺下,我馬上來做”,嚇得女病人溜走了。語言冰冷近乎冷暴力。這種毫不在乎患者感受、沒有意識保護患者的隱私、不講究語言溝通技巧的醫生,工作方式一定需要改變。暫且先不說婦產科男、女醫生是不是真的有優劣差距。醫院科室方面,如果安排婦產科男醫生,能不能提前給患者說明一下?提前給患者一個心理準備,效果至少比“突然強迫接受”來的更人性化一點吧!更加人性化的解決辦法是,在婦產科候診區,護士詢問一下每位患者,是否介意男醫生為其診療、做**B超等,給患者提示,哪間是男醫師,哪間是女醫師。總之,讓患者及其家屬,要有心理準備和選擇的權利。
做一個好的男婦產科醫生不容易。醫生也是人,將心比心,理解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