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這幾大科室醫生要專培
2017-01-10 18:51
閱讀:9443
來源:醫學界微信號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根據《健康報》最近的報道,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醫師協會近日在北京啟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工作,首批選擇神經外科、呼吸與危重癥、心血管內科進行試點。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立我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形成完整的畢業后醫學教育體系,培養一批能夠***、規范地從事疾病專科診療工作的臨床專科醫師。
根據《健康報》最近的報道,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醫師協會近日在北京啟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工作,首批選擇神經外科、呼吸與危重癥、心血管內科進行試點。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立我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形成完整的畢業后醫學教育體系,培養一批能夠***、規范地從事疾病專科診療工作的臨床專科醫師。
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基礎上,培養能夠***、規范地從事疾病專科診療工作臨床醫師的可靠途徑,培訓年限為2-4年。
也就是說,醫學生在完成5年本科教育和進行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再依據各專科培訓標準與要求進行2-4年的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專科規培的“歷史基礎”
其實早在1993年,原衛計委就曾印發《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將住院醫師培訓分為各2-3年的兩個階段進行,其中第二階段即類似于專科醫師培訓,部分地區和醫學院校開展了相關的探索工作。
2004年,在財政部的支持下,《建立我國專科醫師培養和準入制度研究》的課題研究立項開展,衛計委制訂了臨床18個普通專科(二級學科)、內科和外科下的16個亞專科(三級學科)培訓標準、基地認定標準等,前者后來融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2006年,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工作啟動,先后在19所高校、100家醫院的1112個專科基地開展了試點。
另外,原衛計委結合專科醫師準入選擇了骨科等部分專科開展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北京、廣東、四川等作為試點省,浙江、江蘇等地區的部分醫院開展了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工作,上海市也于2013年全面推開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工作。
最近鬧得最“沸沸揚揚”的一次專培文件恐怕要屬2016年初印發的《關于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這份文件“坐實”了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專科培訓一事,并提出了“力爭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初步建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目標。
2017年剛開始,神經外科、呼吸與危重癥、心血管內科成了專培試點的“排頭兵”。
學醫成本又要增加了嗎?
上海市衛計委科教處副處長周蓉曾經在接受《醫學界》采訪時表示,專科規培的全國推開很有必要。“專科規培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銜接,有助于形成一個完整的醫學教育體系。”
但是,看看網上的評論,醫學生們對于專培的“好”似乎“并不買賬”:
@蠢蓓每天都是負能量滿滿:5年本科+3年規培+2~3年專培,何時是個頭?快要30來歲的人不敢結婚不敢要孩子,自己養不活還要靠父母接濟。難啊。
@醫醫ShineXu:規培的待遇要是提不上去,學醫轉行的會越來越多,因為大多數人耗不起。
@活著或混:待遇!待遇!保障!保障!尊嚴!尊嚴!
關于專培的待遇和人事、學位銜接,國家衛計委曾在發布《關于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的同時進行過解釋,包括待遇方面給予相關政策優惠;人事方面專科規培合格的醫生將在個體行醫、高級職稱晉級中享有優先權;專科規培也將實現與博士學位授予的銜接等等。
“醫學院校教育必須要回歸精英教育,但薪酬制度如果不及時跟進也很難持續。”上海市衛計委科教處處長張勘曾表示,必須將“堅持標準和改善福利待遇雙輪驅動并舉”。
但是,專科規培能否取得成效并不是醫學教育單方面的問題,還涉及人事制度等多方因素,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現行的人事制度和薪酬體系下,即便醫院愿意給規培生高薪,那些高年資的醫生也不會同意。”
業內普遍認為,專科規培是大勢所趨,一位知名醫生表示:“有關醫生培養5+3+X的解讀,大家不要道聽途說,政策本身沒錯,但也希望國家對參與培訓的醫院加強考核,真正培養出能***行醫的優秀專科醫生,而不是僅用培訓生做廉價勞動力,同時培訓期間的待遇也要有根本保證,明確***工資待遇。”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