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的一個同事,他太太因為胃不舒服,醫生要求做個胃鏡。本來很簡單的一個小檢查,因為醫生失誤,結果把太太的胃戳爆了。臥床在家一年多,至今還是只能吃流食。
我還知道另外一個朋友,他太太懷孕產檢,助產士醫生再三確認說一切正常,可是孩子生下來之后,下顎缺失,面部畸形。你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既沒有下巴也沒有耳朵是什么樣子?哦對了,這還是個女孩兒。
嚇不嚇人?
很多人會認為,這算得上是比較嚴重的醫療事故和責任,患者和醫院絕對會有一番惡戰。
知道這兩個醫生和助產士的下場么?
做好心理準備。
第一個醫生:醫院請了心理醫生對他進行輔導。告訴他失誤是難免的,不要因為出現這樣的事情而喪失信心而產生抑郁,希望能夠積極調整心態,繼續回到工作崗位中來。
第二個助產士:對不起,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也無能為力。雖然我們在工作中出現了這樣的失誤,但是我們現在必須接受這個現實。就這樣吧。
什么?沒被砍?甚至連指頭都沒有被碰一下。而且還被當成保護對象,像花兒一樣被呵護了起來。這不科學!
那病人家屬呢?這么大的事兒,按照前幾天山東萊鋼李醫生說了幾句話還被砍了二十多刀的標準,這兩人最少也要被剁成肉醬腌了吧。
說出來我都不敢相信。
病人家屬啥也沒干,不但沒拿***砍人,甚至沒鬧,連賠償都沒有要。
我第一次聽得時候也驚了,還有這樣的醫生?還有這樣的患者?還有這樣的醫院?醫院不分黑白護犢子,病人還沒當回事兒,這要不是慫到姥姥家了,那就是傻的冒泡了。
然而這些人既不慫也不傻,醫院也不是不分黑白。因為這事兒,不是發生在國內,而是發生在新西蘭。
無論在哪兒,那總得有解決方法吧?
第一件事故,因為事故對于病人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所以**決定負責供養病人所有的生活開支,醫療開支,以及護理開支,除此之外,還有房屋補貼和生活補助,直到病人能夠有效的恢復。而我這位前同事,因為擔心其他人無法很好的照顧太太,確定停薪留職回家。**一看:這可不行!留職,不能停薪,工資我們繼續給你發,你來照顧好了。
第二件事故,**處理的手法堪稱簡單粗暴至極。總結為三條,就是,經濟上補貼,經濟上補貼,經濟上再補貼。因為孩子與眾不同,所以家長必須要有更多的物質和時間去照顧她。此外,**負責給孩子做整形,給孩子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給孩子**相關的矯正器材。當然了,這些并不是完全免費,每三個月還是半年有一個固定費用:二十塊,人民幣。另外,從精神層面上,為了給這個與眾不同地孩子足夠的關愛和自信,新西蘭總理每年都要看望一次孩子,一定要抱著孩子合影。結果小姑娘現在活潑健康自信,而她父母也因為沒有經濟壓力,結果生意反而做的越來越大,成了壕兒。
這是因病致貧的反義詞,因病致富。而且還是符合**核心價值觀,健康陽光可持續發展的富裕。
那為什么病人不應該砍醫生呢?
這個世界上不管是多么精密的儀器都會有誤差。不管是多么完善的系統,一定有損耗。人不是機器,人也不是系統,人出現失誤,難道不正常么?我們哪個人沒有在生活工作里犯過錯。為什么作為醫生,他們就一定不會犯錯呢?難道因為他們工作的特殊性,他們就一定要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么?我當然也希望這樣,然而在概率學里講,這是不可能的。可是,假如,一方有了失誤,就一定會造成損失。怎么辦?誰來承擔呢?
患者?還是醫生和醫院?
醫患雙方的關系不應該是對立的,因為雙方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雙方理應互相協調,患者配合治療,醫生負責治療。
患者不相信醫院,出了事情要打要鬧。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后果太過沉重,也許就改變了他們一生的軌跡。所以他們必須要找到其他人負責,因為不管是在金錢,精力或者時間上,作為個體的患者,他們孤立無援,他們承擔不起。
醫生不敢治療,因為在自己沒有責任的情況下,都會被攻擊。更何況假如一旦出現意外,醫生還能不能活?在人身安全面臨巨大威脅的情況下,在這樣巨大的心理壓力下,醫生應該怎么辦呢?
我有個醫生朋友是這么說的,碰到看起來難搞的患者,他們會講:你這病我們這邊可能看不了,去某某某醫院吧。
惹不起我只能躲了。
我跟他說:你違背了當初在醫學院里許下的誓言。
他的眼睛忽然一亮又一副黯然。
但這不是醫生的錯也不是醫生的責任。
那是誰呢?
作為公共服務的一環,這個鍋,**要背。
而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背的結結實實。
因為**和國家,應該是為民生問題提供最終解決方案,并且論證實施的那個角色。
患者使用的是**提供的醫療福利系統,而醫院和醫療系統是**負責建立和規范的。給予老百姓醫療方面的服務,毫無疑問應該來自于醫院。可是假如出現醫療服務之外的情況,在老百姓需要保障,在醫生需要安撫的情況下,難道還要醫院和醫生自己去收尾么?這是否超出了他們的職責和能力范圍呢?
解決醫患雙方問題的根本,最終還是需要來自于**的立法,行政,規范,實施。讓老百姓在有醫療問題的時候,尋找醫院的幫助。在出現醫療事故或者其他問題的時候,能夠尋求**的保障。當老百姓有所保障的時候,他們就不會把壓力宣泄在那些工作在最前線的醫生們和護士們身上,也就減輕了他們身上極大壓力。而當這些最前線的醫生和護士們需要尋求幫助的時候,他們也能找到那個屬于自己的一片避風港灣。
我們在低頭詰問醫患雙方誰對誰錯的同時,是否抬頭看看,是否應該把眼光放得遠一些,找到問題的根本答案,予以解決。
而找到答案,不單是患者的責任,也不單是醫院的責任,甚至也不單是**的責任。
小家是他和她組成的,大家是由你我他組成,而國家是由大家一起組成的。
所以,找到最終的答案,是我的責任,也是你的責任,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
任重道遠,與君共勉。
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向那些救死扶傷的醫生護士以及醫療系統的工作人員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