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詞曰:世間之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小事。醫生們,你們攤上大事了!但作為生死門前的守護神,醫生是人而非神,一樣過五味人生,一樣有愛恨情仇。談起自己“扛大事”的工作,他們一言以蔽之:“相愛容易相守不易”。
滿懷濟世活人之志,選擇從醫那刻起,醫路是什么樣的呢?下面借助一些小段子,希望在調侃之余,不忘給他們一分理解和關懷,讓醫患之間多一點溫度。
選擇的美好,知識改變命運
某女,本可以當月嫂,月入超萬,想休假就暫時掛職。但她“吭哧吭哧”讀到醫學博士,當了婦產科大夫。于是,大夜班是常事,急救是便飯,遇疑難雜癥食不知味,月入緊巴巴五千元,被人懷疑收紅包、拿回扣,有被傷殺之危險。古人誠不我欺,知識改變命運!
曾經有一段美好的未來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如今,看臉上張揚的憂傷,再高級的美圖秀秀也抹不去。
工作“雷同”,都是操刀的
A醫生回鄉過年,村里人給他指派了任務。“殺豬的出門了,反正你也是操刀的,不如你就幫著把豬給殺了。”A醫生點點頭,豬給抬進了廚房,他一個人在里面忙活著。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動靜;三個小時過去了,還沒動靜;五個小時過去了,那頭豬活蹦亂跳地從里面走出來了。村人奇怪了,A醫生出來告訴村民:“放心,我已經里里外外檢查過了,它沒啥毛病,所以又給重新縫上了。”
小朋友都郁悶了,麻麻,醫生的世界真難理解。
光鮮人生,死也死得體面
有人問一女醫生:“你每天一二十臺手術,為什么還有精力化妝打扮?”
女醫生答曰:“因為萬一有一天我猝死在手術臺上,我上新聞的時候還能好看點兒。新聞的頭條將會是《XX醫院美女外科醫生猝死》,而不是《又一醫護人員猝死》這么寡淡無味。”
多樣未來,街角裁縫的看病指南
所有醫護人員都改行了,散落在各個角落,有的賣麻辣燙,有的當裁縫,有的做鐵匠。
一天朋友病了,我偷偷告訴他,走到前面巷子左拐,有一家裁縫鋪,找那個戴著眼鏡、撅著嘴,慢吞吞一針一線縫衣服的大媽。
朋友去了,大媽看了一眼說:“你這病灶已經轉移了,浸潤不淺,這刀估計隔壁鐵匠開不下來,得去城南找那個賣風箏的才行。他師傅在省城賣羊肉串,實在不行只能去趟省城請他出山了,誠意要足,記得多帶上好的孜然。還有要請十六鋪背麻袋的光頭做麻醉……”
醫生們藏于市井,在關鍵時刻互傳暗號,亮出身份,這幅“執刀傲江湖”的畫面,誒……“太美”我不忍看!要真如此,未來看病可能會是下面這樣。
醫生待生產,看病請再等十年
一位患者到免費的未來醫院看眼病,廣播提示:“您好!您不需要掛號、排隊!二樓與眼科有關的儀器設備可**,三樓眼科圖書館免費開放,自查診斷結果。”
患者抱著厚厚一沓結果:“誰能告訴我到底啥病?我得查到啥時候啊?”廣播提示:“如獲得準確診斷結果,平均花費七年以上!”患者狂吼:“尼瑪!喊個醫生出來給老子診斷一下,最多一分鐘的事兒!”
廣播提示:“好的!不過您需要等待十年以上。系統培養一名醫生需要至少七年,還要有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臨床學習,但仍不能保證您可以得到著名專家,那需要更多積累。”
十年過去了,患者拄著盲人棍摸索著來到醫院:“有沒有醫生啊!救救我吧!”廣播提示:“您好!本來是有一個的,不過考慮從醫風險太高,剛剛辭職了。請您再等十年!”患者掄起棍子大罵:“是誰把醫生逼成這樣的?出來!我要弄死他!”廣播提示:“好的,請您自裁!”
醫生執業環境差,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隨著醫改不斷推進,自由執業的逐步放開,我們愿意相信醫生的明天會更美好。“黎明前”的當下,惟愿人文關懷能夠雙相照應,不只是醫生對患者的,也應該有患者對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