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帶下脈
帶下病一證,吾師多遵傅青主。帶下色白,清稀如涕,脈緩或濡弱,多為脾虛肝郁,帶脈失約,濕濁下注所致,可擬完帶湯加減;若帶下色黃,宛如濃茶,脈來滑數,多為濕熱下注,損傷沖任所致,可以易黃湯治之;帶下色青,稠粘不斷,其氣腥臭,脈來弦滑而數,多為肝郁濕熱所致,可用加減逍遙散治之;帶下色紅,似血非血,煩躁易怒,脈左關弦數,有關稍緩,此為肝郁化火,橫克脾土,濕熱下注,與血俱下,可與清肝止淋湯治療;帶下色黑,氣腥,伴有腹中疼痛,小便赤澀,煩熱,喜冷飲,脈來洪大,此為胃火太旺,與命門、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煎熬所致,可用利火湯治之。
3、妊娠脈
已婚婦人平素月經正常,婚后停經二三月,脈來滑數沖和,左寸動甚,伴有嗜酸或者嘔吐等表現,為受孕懷胎之候。
《素問?平人氣象論》“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仲景云:“婦人脈滑數而經斷者為有孕。”《脈經》亦云:“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有妊也。”
妊娠脈須與閉經脈相鑒別:妊娠脈必滑數沖和,而閉經虛證多為精血不足而脈細弱,可予十全大補湯治之;實證或因痰濕阻滯、沖任不利所致,其脈雖滑,但多兼弦,可用溫膽湯或導痰湯加減治療;或因瘀血阻滯,其脈多澀,可用桃紅四物湯或溫經湯或少腹逐瘀湯治之。
4、臨產脈
《諸病源候論》日:“孕婦診其尺脈。轉急如切繩轉珠者,即產也。”《脈經》:“婦人懷妊離經,其脈浮,設腹痛引腰脊,為今欲生也,但離經者,不病也。”《醫存》云:“婦人兩種指頂節之兩旁,非正產時則無脈,不可臨盆。若此處脈跳,腹連腰痛,一陣緊一陣,二目亂出金花,乃正產時也。”吾師深以為是。
5、產后脈
婦人產后氣血虧虛,故脈象多為虛緩平和。四診抉微》云:“新產之脈,沉細緩為吉,實大弦牢,其兇可明。”脈細弱伴乳汁不足,為氣血虛弱之候,可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治之;脈弦而見乳汁量少,多屬肝氣郁結,可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遙散治療;脈弦緊伴腹痛,惡露不下,多為寒凝氣滯,可予生化湯嘗之。
6、男女胎識別法
如何識別孕男孕女,古代醫籍有諸多記載。《脈經》云:“婦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又“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右手俱沉實,為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為生二女。”又云:“尺脈左偏大為男,右偏大為女。”《四診抉微》記載:“妊娠,其脈三部俱滑大而疾,在左則男,在右則女。”吾師以為,一般而言,左脈滑數甚則為男,右脈滑數甚則為女,但臨證時切勿將診斷結果告訴求診者。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