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著名專業雜志《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刊出了遵義醫學院庹必光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董輝博士的合作研究論文“Estrogen Regulation of Duodenal Bicarbonate Secretion and Sex-Specific Protection of Human Duodenum”。當期,《胃腸病學》雜志封面推薦了該文章。
此項研究是對我國西南地區“十二指腸潰瘍”病的發病情況調查統計的基礎上,發現該病的發生率存在著明顯的性別差異,即成年女性罹患十二指腸潰瘍的比例顯著低于男性(4-5倍),但絕經以后女性的發病率就與男性相差無幾了。隨后,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其中的原因。我們知道,分泌碳酸氫鹽是十二指腸粘膜用來抵御胃酸損害的重要屏障,碳酸氫鹽分泌的減少與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發展相關。本研究發現,絕經前的女性,其十二指腸粘膜碳酸氫鹽的分泌在基礎和酸刺激條件下均明顯高于同齡對照組的男性,而兩性間的此種差異在女性絕經后就消失了;而且,性成熟期女性十二指腸粘膜碳酸氫鹽的分泌是隨血液中雌激素水平的變化而變化的,位于十二指腸粘膜上皮的雌激素受體介導了這一過程。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