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衛計委獲悉,今年4月啟動的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已經初見成效。目前,各地醫療機構已經開始對抗菌藥物品種進行自查梳理,其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三級醫院的抗菌藥物品種已經減至50種以下。
據衛計委醫政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整治活動開展以來,多地衛生行政部門與醫療機構負責人、醫療機構負責人與臨床科室負責人簽訂了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責任狀,明確了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控制指標。如福建省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納入年度醫院評價、周期醫院評審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工作分值占年度醫院評價分值的10%。
根據衛計委要求,今后,三級醫院采購的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50種,醫院要對原有的存在安全隱患、療效不確定、耐藥嚴重、性價比差和違規促銷的抗菌藥物品種全面梳理、清退。據了解,目前,北京市三級綜合醫院已經完成了自查摸底,開始進行藥品目錄的篩選。
此外,各地還加強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