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則成功研發出一種多功能心臟手術導管,不但能大大縮短這類手術的時間,還可在更廣泛的醫療領域里發揮作用。
據介紹,與傳統導管不同,這種新型多功能導管前端的可膨脹氣囊里集成了多種半導體芯片,可探測溫度、壓力、血流情況等多種參數,能幫助醫生快速找到病變部位,并且它本身還可發出電磁波,加熱并殺死發生病變的細胞,大大提高手術的效率。
這種多功能導管的關鍵在于將芯片集成到導管頂端的可膨脹氣囊上,但硅材料制成的芯片并不會變形,還易碎,因此研究人員將它們制成厚度極其微小的薄片,再將許多這種薄片附著在氣囊上,其間用微小電線連接。這樣,在氣囊膨脹后,芯片和線路也不會受損,還可正常工作。
研究人員已利用這種多功能導管在一只兔子身上進行了相關試驗,并取得成功,接下來將展開人體臨床試驗。
研究人員說,這項技術還可用于其他醫療領域,比如用來細致觀察肺部和膀胱的各種生理指標等。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國《自然·材料》雜志上。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