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歲5個月。因“自出生即發現雙眼外側腫物”于2010年8月23日收入我科。患者出生后即被發現雙眼顳側球結膜腫物,以右眼較為明顯,雙側腫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大,伴有右耳廓畸形,左耳前贅生物。既往無全身疾患,無明顯智力障礙?;純合档谝惶?,足月剖宮產,父母非近親婚配。母親曾在孕期1月和3月兩次出現先兆流產癥狀,均入院接受保胎治療。
體格檢查:面部右顳側較左側突出,右耳廓畸形,外耳道狹窄,左耳前副耳一個,脊柱四肢未見明顯異常。
眼科查體:雙眼矯正視力1.0,右眼顳側球結膜可見6mm×5mm黃白色腫物,境界清晰,表面皮革樣改變,有少許細小毛發,左眼顳側球結膜亦可見4mm×3mm黃白色腫物,境界清晰,表面未見明顯毛發,雙眼屈光間質清。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2.5mm,對光反射靈敏。眼底檢查未見異常,雙眼位正,各方向運動自如。
輔助檢查:聽力檢測示右耳重度傳導性聽力損害,左耳聽力無異常,胸部X線示胸廓及肋骨發育無異常。
臨床診斷:Goldenhar綜合征。
治療:患兒于2010年8月25日在全麻下行雙眼球結膜腫物切除術,術中發現雙眼外眥球結膜下黃白色腫物與眶內脂肪組織相交通。手術切除大部分腫物及病變的球結膜。
病理診斷:雙眼外側球結膜迷芽瘤。
(二)討論
Goldenhar綜合征又稱眼-耳-脊柱發育不良綜合征、眼-耳發育不良或頜面骨發育不良-眼球上皮樣囊腫綜合征,由Goldenhar于1952年首次報道。病因不明,其致病基因為HFM,定位于染色體14q32,遺傳方式存在爭議,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同時合并有環境因素影響,致胚胎第一、二鰓弓的血供由鐙骨動脈轉到頸外動脈時,此區域出血而引起Goldenhar綜合征。近年來,一些Goldenhar綜合征的家系被相繼報道,說明其有遺傳基礎,但遺傳方式或傳遞規律尚存爭議。
國內外文獻報道該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具有高度多樣性。
常見體征包括:
(1)眼部異常是首要癥狀。而角結膜皮樣瘤、皮樣囊腫或球結膜下皮樣脂肪瘤則是特征性體征,結膜皮樣瘤多局限于顳下角鞏緣,同時可伴眼瞼及眉毛缺損、內眥贅皮、上瞼下垂、瞼裂傾斜、極性白內障等。
(2)耳的畸形包括副耳小耳畸形,耳廓缺損或畸形,外耳道狹窄或缺如,雙側耳位不對稱,傳導性耳聾或耳前瘺管等。
(3)脊椎畸形包括脊椎裂,脊椎側彎,椎體融合,骶椎發育不全,肋骨畸形等。
(4)顏面畸形包括顏面左右不對稱,下頜面骨發育不全,面橫裂等。也可伴其他器官系統,如心臟、腎臟、神經系統等的異常。
Goldenhar綜合征患者的臨床治療主要采取外科美容整形手術的方法,在幼兒早期行手術干預,預后效果良好。本例患兒雙眼顳側球結膜迷芽瘤,合并右耳部分缺損、左側副耳及右側傳導性耳聾,符合Goldenhar綜合征的診斷。手術切除大部分迷芽瘤以改善外觀,術后患兒恢復好,眼球轉動無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