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變性疼痛是由于癌癥和糖尿病等原因損傷神經而導致的慢性疼痛,患者非常痛苦,甚至穿衣服時輕碰身體,都會非常疼痛。日本九州大學副教授津田誠率領的研究小組發現,導致這種疼痛的是一種編號為IRF8的蛋白質。
此前的研究表明,神經損傷后腦和脊髓中的小神經膠質細胞過度活躍,會產生使神經興奮的物質,從而引起疼痛。但是小神經膠質細胞為何會活躍的機制卻一直沒弄清。
津田誠等人在利用小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IRF8蛋白質只存在于在小神膠質經細胞中。神經損傷后,小神經膠質細胞內這種蛋白質就會增加,處于活躍狀態,發揮了激活小神經膠質細胞的"開關"作用。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細胞報告》上。
全球約有2000萬神經病變性疼痛患者,常用嗎啡等麻醉藥鎮痛,但其效果有限而且會致人上癮。津田誠指出:"通過遏制IRF8蛋白質的功能,就有可能緩和慢性疼痛。"研究小組今后準備繼續進行研究,爭取發掘現有藥物遏制IRF8蛋白質的功能。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