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熱潮退卻時代殺出的黑馬網紅醫生
2017-03-09 18:20
閱讀:1317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時勢造英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涌現出了一批在網絡上走紅的醫生,即所謂的網紅醫生。他們或做科普、或講故事、或是敢于發言針砭時弊。但隨著互聯網醫療熱潮的褪去,很多醫生也在逐漸淡出。
時勢造英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涌現出了一批在網絡上走紅的醫生,即所謂的網紅醫生。他們或做科普、或講故事、或是敢于發言針砭時弊。但隨著互聯網醫療熱潮的褪去,很多醫生也在逐漸淡出。可仍有一部分醫生沒有隨大流,仍然在互聯網醫療領域辛勤耕耘,并做出了不菲的成績,來自民航總醫院的皮膚科醫生徐宏俊就是其中一位。
徐宏俊不僅是眾多專業醫療平臺的入駐醫生,還通過多個直播平臺開展了數十場皮膚護理知識科普講座,曾吸引了近20萬的風濕觀看。此外,在2016年底徐大夫更頻頻出現在各平臺開展的年終評選頒獎舞臺上,獲得了2016年頭號十大健康自媒體;2016年新浪微博十大最佳醫學科普達人;2016年百度問咖最具生產力大咖等稱號,儼然成了醫療界真正的“網紅”。
作為一名公立醫院的醫生,徐宏俊是如何看待移動醫療的呢?
徐宏俊:有興趣又有實惠 是堅守網絡平臺的理由
徐宏俊坦言:“起初參與網絡醫療,其實是出于興趣,利用業余時間寫一些科普、回答幾個問題,用所學幫助別人,感覺很有意義。但如此投入地做一件事,光靠興趣顯然是不夠的,參與在線醫療帶來的受益也是持續吸引徐大夫的一個重要因素,據徐大夫介紹,每年參與在線醫療的受益可以達到正常工資受益的一半,對于一個二胎家庭來說,無疑能解決很大一部分問題。而這一點,也是許多醫生愿意投身網絡醫療的重要原因。”
當然,徐宏俊也是在本已非常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擠占了休息時間來寫科普文章,不僅高產,還被聘為新華每日電訊特約撰稿人。
除外興趣和實惠,徐宏俊認為做科普是一種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工作,與治療一樣重要。因此,網絡醫療像是一個科普陣地,徐宏俊發自內心的愿意去堅守。
互聯網醫療也有隱憂和煩惱
首先,重復回答同一個問題多達幾十遍,降低了醫生們的興趣,這也是一部分醫生逐漸淡出的原因之一。
其次,由于國家目前尚未對網絡醫療行為作出規范,醫生參與在線問診其實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很多平臺在打政策的擦邊球,宣傳是在健康咨詢而非在線診斷,但實際上,咨詢和診斷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和界定,這個度全在醫生自己把握,很容易引發問題。徐大夫表示,“為了規避可能出現的問題,我一般在回答完問題后會寫上一句‘僅供參考’或者是‘建議去醫院治療’,而這又可能會對網絡醫療的作用最大化產生制約。”
未來:人工智能+大數據
雖然,互聯網醫療剛發展的時候,很多公司發出了“顛覆傳統醫療格局”的豪言壯語,但徐宏俊認為:“當前網絡醫療的正確定位應該是做現有醫療體系的有效補充。幫助現有醫療體系形成有問診、有治療、有隨訪的閉環。”。而實際上,除了問診和咨詢之外,現在已經出現了一部分專做醫生和患者隨訪的平臺,患者接受過治療之后,可以在平臺上將自己的恢復情況及時匯報給醫生,對醫患均帶來益處。
對于互聯網醫療的未來,徐大夫也是充滿期待,首先期待網絡醫療有一批講究循證醫學的醫生,對患者認真負責;其次,醫患之間應該有良好的溝通交流;最后,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輔助網絡醫療發展,例如各個科室患者最關心的普遍問題,可通過人工智能等手段進行智能回復,這樣既解放了醫生,又提高了效率。”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