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醫生 或許是這樣的
2017-01-09 17:32
閱讀:1343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蔽覀兯茏龅木褪潜M量減少疾病的發生。人生病就會去醫院,請醫生做專業的檢查與治療,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病情惡化,使身體早日康復。人人都會生病,所以人人都會跟醫生打交道。
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蔽覀兯茏龅木褪潜M量減少疾病的發生。人生病就會去醫院,請醫生做專業的檢查與治療,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病情惡化,使身體早日康復。人人都會生病,所以人人都會跟醫生打交道。
“懸壺濟世”是古代頌譽醫者道者救人于病痛。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世人稱之,便有懸壺濟世之說。人們美稱醫生職業為“懸壺濟世”,歷代醫家行醫開業則以“懸壺之喜”等為賀??墒牵恢獜暮螘r起,醫患矛盾凸現,而且日益尖銳。我網站多次報道傷醫、辱醫甚至殺醫新聞,醫患到底為何如此“水火不相容”?
或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醫患矛盾,除了深化改革醫療體制、改善管理,基礎工作應該從調整、改善醫生和患者的關系做起。
大家對醫生有不少正面評價,不乏感激之詞,不過不滿甚至憤慨也不少:醫生態度冷漠,讓人心寒;半夜去排隊掛號,又候診半天,可醫生兩分鐘就把你打發了;不管什么病,也不管你是否剛檢查過,先讓你檢查一個遍;還有飽受詬病的紅包、回扣問題……
不過醫生也很委屈:“坐門診一天八小時,得看上百個號,還不算各種加號,一個患者能攤到幾分鐘?”“上趟廁所都得挨罵:這醫生又躲到哪里去了?”“在住院部當班,黑白顛倒,勞神耗命,老婆孩子全顧不上。”“天天面對人的生生死死,我們也受折磨!”“看好了病是應該的,出了點差錯那就不得了啦!”“當醫生掙錢不多,可風險太大了?!薄?br />
究竟怎樣的醫生是“理想的醫生”?有人說,“盡心盡職”就好。
都說一切要“以患者為中心”,醫生要“把患者當親人”,這美好的愿望或許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一天天面對一個又一個痛苦不堪甚至血肉模糊的病人,如果都是你的親人,誰能受得了?醫生也是人,“超人”也會累。作為醫生,只要時刻不忘一名醫生的職責,不忘對方是你的病人,“盡心盡職”就好。
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治好,但需“盡心”。醫生“盡心”的意思是讓患者得其所,獲得可能做出的診斷,得到應有的治療。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醫生可以有失誤,但不能“失職”。有專家做過統計,從1950年至今,國內外對于誤診的研究顯示,誤診率都在30%左右。比如腫瘤中,鼻咽癌、白血病、惡性淋巴瘤、胰腺癌、結腸癌等惡性腫瘤的平均誤診率在40%以上;器官異位中,甲狀腺異位、子宮內膜異位等的平均誤診率在60%以上。我們不敢企求醫生在診斷和治療上一點不出差錯,只希望他們不要“失職”,不犯那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錯誤,比如我網站多次報道的“粗心醫生將紗布遺忘在患者體內”……不犯不該犯的錯誤,避免本來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劇,這樣的要求也許不為過吧。
醫生也是人,要生活,要養家糊口。以醫為業,以業謀生,理所當然,無可厚非,但是不能讓銅臭玷污醫生這個崇高、神圣的職業。開高價藥,做昂貴檢查,能保守治療的非要手術,需要一個支架給安三個……把原本圣潔的醫院糟蹋得體無完膚,最終誰是受害者?讓最神圣的職業被銅臭包裹著,被社會譴責,這是誰的悲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醫生為錢而做的種種,實在有損醫生這個神圣的稱號。
醫者可以使一個家庭免于破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希望醫生能盡心盡職,時刻銘記這個職業的崇高與神圣。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