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控費當前已成為醫改重點。近日,一份《2016年上半年部省屬醫療機構控費十項指標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在湖北省衛生計生委官網首頁掛出。公示數據顯示,患者在部省屬醫院看病的醫療費用支出增長明顯。
6月20日,國家衛計委下發《關于盡快確定醫療費用增長幅度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要確定本地區年度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按照自上而下、層層分解的原則,將控費目標逐級分解到各地市(縣市)和公立醫院。國家衛生計生委屬(管)醫院和國家中醫藥局屬(管)醫院按照屬地化原則,納入當地醫療費用控制范圍。控費目標實行動態管理,每年調整一次。力爭到2017年底,全國醫療費用增長幅度降到10%以下。
隨后,湖北省衛生計生委聯合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物價局等部門***了《湖北省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十條措施,力求在降低群眾醫療費用上有所突破。該《意見》明確,到2016年底,各地要初步建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監測體系,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到2017年底,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控制監測和考核機制逐步健全,參保患者醫療費用中個人支出占比逐步降低,居民看病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
此次,湖北省在其衛計委官網掛出的《公示》首度向百姓公開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等14家在漢部省屬大型醫院的十項核心醫療費用指標。《公示》顯示,七項指標上漲。上半年,這些醫院門診、住院病人次均醫藥費用平均分別為354.15元和19694.31元。去年同期,這兩項數據分別為344.57元和18370.35元。同濟、協和、省人民醫院住院病人次均醫藥費用超過2萬元。平均藥占比、檢查和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比重、衛生材料收入占醫療收入比重、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醫保目錄外費用比例5項,均在上漲。三項指標降低。平均住院日、醫保患者個人支出比例分別為9.96天和20.44%,去年同期兩項數據分別為10.18天和20.45%.管理費用率也較去年下降。
湖北省衛計委表示,公示醫院控費指標將作為衛計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職責與制度長期堅持,以倒逼、監督醫院落實控制患者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降低百姓醫療支出。
醫院收入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由于用戶的需求在增加。隨著中國慢病人群的擴大和腫瘤的高發,對醫療資源的整體需求在不斷的上升。但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整個醫療體系對醫院的控制力弱,導致醫療資源過度浪費。無論是檢查還是藥品都被大量開具,但病人對這些的實際需求可能并沒有那么多。
在國外,醫院是受到嚴格的控費的。對醫院進行控制的不僅是**部門的醫保,還包括商保。但在中國,盡管各**部門再三要求嚴格控制公立醫院的規模,加強對醫院和醫生的監管,卻始終收效甚微。
湖北省此次公示醫院核心醫療費用指標可謂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或許真的能達到倒逼、監督醫院落實控制患者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