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走天涯”、“左手執筆揮天下,右手仗劍定乾坤”、“右手仗劍,行走江湖;左手執筆,書寫人生”——這些應該是每個總想著像大俠一樣的人擁有的夢想,這樣的人生愜意且暢快。而有一位醫生的人生追求恰好也是“左手仗劍,右手執筆”.而為何是左手仗劍,只因其是一個左手握刀的外科醫生,雖然可以左右開弓,但還是感到左手順手而已。
這位醫生在《可否有種人生,左手仗劍,右手執筆?》一文中寫道:
許多外科醫生,喜歡追求手術量,手術越多,救人越多,越有成就感。可即使如夸父追日一般,一年最多能上幾百臺手術,一輩子也最多幾千臺,數量可以說明一定問題,可光靠數量,不能說明全部問題。醫生的技能,需要總結成學術論文,才能更多地發揮自己的價值。我把自己做過的手術記錄在案,成為厚厚地一本手冊,與同行分享時,就多了一點手術之外的成就感。
可醫學不僅僅是手術和藥物的技術,因為人不僅是肉體的軀殼,更包括心理和靈魂。醫學伽馬刀可以消除大腦中的腫瘤,卻永遠到達不了人的靈魂;既然當了醫生,管了別人的肉體,他的心理、靈魂我無法逃避,不得不管。
文藝作品可以觸摸靈魂。我并不擅長其他的技能,也太浪費時間,只有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成文字,才能在短時間內輕松辦成。傳遞科普知識,評論社會現象,解析心理世界,凡是文字可觸及的地方,凡是自己思考過的事情,抽空順手寫下,就像和讀者面對面說話。
上述這些就是這位醫生所謂的“左手仗劍,右手執筆”的人生,小編在此要為其大大的點贊,僅僅是因為這位醫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在我國當前的醫療環境下,這樣積極向上的醫生太少了!面對醫療體制的種種弊端,許多醫生選擇漠視,當其不存在;某些醫生干脆破罐子破摔了,隨波逐流;但也有一部分醫生,選擇積極向上地生活,從自身做起,從力所能及的做起,去改善、去疾呼,哪怕所能改變的只是一點點,但正是因為這些醫生的努力,我們對醫療的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