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等患者特征均預示著TAVR患者的3年死亡風" />
英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注冊研究顯示,嚴重主動脈狹窄癥狀患者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R)術后3年生存率為61%,5年生存率為45.5%.基線腎功能不全、房顫、呼吸疾病、左心室功能受損與EuroSCORE較高(>18.5)等患者特征均預示著TAVR患者的3年死亡風險增加。該報告在2015年4月27日發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pdfAlison Duncan(英國皇家布魯頓醫院)等寫道,術后卒中是長期死亡率的***預測因子,也是唯一的過程變量,可使患者3年和5年時死亡風險增加2倍以上。5年時,增齡與冠心病也成為***的死亡預測因子。
研究概要
研究數據來源于870例英國患者,他們在2007年至2009年間進行TAVR,手術時平均年齡為82歲,從TAVR至數據普查的最短時間為4.1年(最長為7.0年)。研究中患者接受Sapien球囊膨脹式瓣膜或自膨脹式CoreValve.
整體而言,患者生存率與其他單中心研究差異較小,與PARTNER A研究中的2年生存率相似。PARTNER A中高危患者術后2年生存率為66.1%.研究者稱英國注冊研究的3年生存率高于PARTNER B.PARTNER B極高?;颊咝g后3年生存率為45.9%.但他們同時指出,英國注冊研究既包括了高?;颊撸≒ARTNER A),也包括了極高危患者(PARTNER B)。
專家觀點
Peter Block(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醫院)在社論中表示,英國TAVI注冊研究中患者TAVI術后30天(92.9%)時至1年(78.6%)時的生存率銳減,2年(73.7%)時生存率下降程度有所緩解,這才是該研究帶來的最重要發現。雖然初始死亡風險較高,但隨著患者術后的逐漸恢復,死亡率每年約降低6%——8%.
Block補充道,這些數據與80歲及90歲(手術時年齡)患者的生存率相似。TAVR能夠緩解主動脈狹窄及其帶來的死亡風險,患者生存率與以往80歲以上人群生存曲線趨勢基本一致。雖然瓣膜旁泄露與起搏器不影響3年或5年的死亡率,但仍有必要明確TAVR誘發因素是否會導致長期臨床事件的發生。
編譯自:Michael O'Riordan. Three of Five TAVR Patients Alive at 3 Years: UK Registry Analysis. Medscape. April 30, 2015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