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尚未獲得在人際間輕易傳播的突變,因此目前還沒有具備在人群中快速傳播的能力。不過,科學家也提醒稱,H7N9病毒的潛在威脅依然不應忽視。相關研究論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科學》雜志上。
自H7N9禽流感疫情在2013年初暴發以來,科學界一直試圖弄清這一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能力,因為這將決定一次疫情屬于短期小范圍還是長期大范圍,但迄今沒有公認結論。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IanWilson實驗室與JamesPaulson實驗室,分別專注糖生物學與病毒結構研究,他們希望從分子層面上回答這一問題。Wilson教授表示:“很幸運的是,H7N9病毒似乎還不能很好地與人類受體結合。”
流感病毒感染機體細胞的第一步是與細胞表面糖基受體的結合,研究人員因此篩選出與H7N9選擇性結合的糖基受體,并通過X射線晶體學技術觀察H7N9血球凝集素與這些糖基受體的晶體結構,從而了解H7N9選擇性結合的分子機理。結果表明,H7N9血球凝集素選擇性結合禽類糖基受體,而不是人類糖基受體。這樣的受體結合特異性與已知的禽類流感病毒很相似。
研究第一作者、博士后研究助理徐銳表示:“我們的研究指出現在的H7N9病毒還沒有具備在人群中快速傳播的能力,這將幫助評估H7N9對公共衛生的潛在危害。”但徐銳也指出,H7N9病毒的潛在威脅不應忽視,因為雖然H7N9現在還主要在鳥類中傳播,但這個病毒已經有向人類轉移的跡象。
徐銳說:“H7N9病毒具備多次進入人群的能力,包括今年春天的暴發以及最近兩個月的零星病例。現在還不可能預測要過多久H7N9會具備在人群中快速傳播的能力。但我們認為,像H5N1禽流感病毒一樣,H7N9屬于需要密切關注的高風險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