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性味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胃三經,具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功,一般多用于咯血、吐血、外傷出血以及瘡癰腫毒、手足皸裂等疾,醫所共知。近年來,筆者將其運用于乳糜尿的治療,屢收佳效。
乳糜尿類似中醫“膏淋”、“尿濁”等范疇,以小便渾濁不清,白如米泔水而排尿時并無疼痛之感為其特征。本證初起多實,以濕熱為多,治宜清利濕熱;病久累及脾腎,則由實轉虛,又宜培補脾腎,固攝下元為法。白及一藥,苦可燥濕,甘能健脾,澀能固攝,微寒清熱,無論虛實,皆可隨證伍用,每收著效。入煎劑宜15~30克,量小則力弱。
[病案舉例]
田某某,男,42歲,農民。小便渾濁,白如米泔12年,在某醫院確診為:乳糜尿,服西藥無效,自行采集鮮薺菜煎服,尿色轉清,然停藥后即復發,求治于余。刻診: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腰膝酸軟,小腹墜脹,怕冷,頭暈耳鳴,尿色渾濁,白如米泔,舌淡苔白,脈沉細。乳糜尿試驗為陽性。此脾腎虧虛,精微下注,宜培補脾腎,固攝下元,予補中益氣湯及鹿茸補澀丸加減。
處方:黃芪15克,人參10克(另煎兌入),補骨脂10克,陳皮10克,升麻6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桑螵蛸15克,蓮肉10克,山藥18克,制附片6克,芡實15克,金櫻子3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上方連服10劑,未見寸效,遂于原方加白及30克,繼服5劑,上癥漸見好轉。為求徹底治療,仍予上方制成水滴丸,連服3個月,上癥消失,乳糜尿試驗為陰性,病乃痊愈,迄今未復發。
多原發肺癌(MPLC)是指同一個體,一側或雙側肺內不同的部位,同時或先后發...[詳細]
目前,針對寡轉移病灶手術切除的研究較多,而在同一情況下涉及原發病灶手術切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