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生詳解診病過程:
診斷新生兒先天巨結腸要謹慎
昨日,接診患兒的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醫生李成昌表示,對新生兒巨結腸的診斷應當很謹慎,他當時未能確定就是巨結腸,所以先行保守治療,繼續觀察以確定病情。但八毛錢的開塞露只是暫時控制了癥狀,目前還不能說患兒已治愈。
問題一:為何未確診巨結腸?
李成昌對患兒下的診斷是“巨結腸未排除”,他解釋這意味著不確定患兒的病就是巨結腸,但也不排除是,有待觀察。為什么不能確定呢?李成昌說,巨結腸的病理機制比較復雜,特別是新生兒巨結腸的確診有一定困難,現在普遍認為新生兒巨結腸的診斷應該謹慎一點。
患兒家屬到廣州看病時帶上了在首診醫院的鋇灌腸檢查片子,李成昌說他看過片子,沒有讓患兒再做檢查,因為鋇灌腸檢查要相隔3個月以上再做才有意義。根據患兒病情、檢查結果,李成昌認為還不足以馬上確診就是巨結腸。
問題二:便宜藥真治好了病?
李成昌說,診斷指導治療,如果診斷不是十分確定,不主張采取手術,可以先保守治療。為此,他給患兒開了保守治療的藥物。據患兒家長說,只使用了一次藥物,患兒的大便就能排出,以后幾天也可以排便,能吃能睡。
這能否就說明八毛錢的藥治好了患兒的病呢?李成昌說現在還不能下痊愈的結論。“巨結腸有間歇期,當下用藥緩解了癥狀,但可能幾天之后或者幾周、甚至幾個月之后又會出現癥狀。”
問題三:為何兩地處理不同?
同一個患者在不同城市的不同醫院看病卻有不同的處理:一家醫院認為應該手術,另一家醫院建議保守治療,這是為什么?對此李成昌認為“很正常”,醫學界對于很多病的看法都不是很統一,存在學術爭議。另外,不同醫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上也有差異。
兩大爭議
該不該做手術造瘺?
“孩子不用手術就好了,而你們當初卻堅持要在孩子的肚子上動刀,這不是誤診是什么?”患兒父親陳先生有點激動地向醫生發問。對此,李蘇伊主任表示,孩子的病情是不斷發展的,當時如果不造瘺是有危險的,醫生必須明示風險。
深圳市兒童醫院發出情況聲明稱:“由于在深圳進行了一系列保守治療,患兒腹脹的情況得到了緩解,廣州兒童醫院根據當時的病情決定繼續保守治療是正確的。如果保守治療是有效的,患兒是可以擇機直接做巨結腸的根治手術的。但先天性巨結腸在手術治療之前隨時都可能再次出現嚴重的腹脹,出現嚴重的小腸結腸炎,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仍然需行造瘺手術。”
緣何沒做直腸活檢?
據深圳市兒童醫院醫務人員介紹,從理論上講,直腸活檢對先天性巨結腸診斷最可靠,然而,孩子家長拒絕了給孩子做活檢,導致孩子病情一直沒有確診。
對此,陳先生表示,自己一開始只是拒絕造瘺手術,并沒有拒絕院方所說的直腸活體組織檢查,院方所說的是活檢和造瘺是同時進行,他覺得沒有必要。“醫院也沒有把握確診,可以做保守治療為何不堅持做保守治療?”陳先生表示,他會按照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醫生的意見,2個月后再帶孩子去復檢。陳先生也堅稱要為孩子討個說法,不過對于院方所說的走醫療鑒定程序,陳先生表示自己信不過。
相關閱讀:嬰兒要做10萬元手術 最終吃8毛錢藥痊愈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