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際復蘇聯合會(ILCOR)發布的《國際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共識》(以下簡稱“新共識”)強調早期不間斷胸外按壓的重要性,減少在除顫前后的時間間隔可提高除顫成功率。在成功實施1次電除顫時,胸外按壓的中斷時間應該少于5秒鐘。
在治療院外心臟驟停時,急診醫療人員在除顫器充電的同時應實施高質量心肺復蘇。鼓勵在公共場所和居住區應用自動體外電除顫器。
此外,救援者的安全應引起重視。除顫器對救援者的傷害非常小,尤其是在救援者戴手套時。在除顫前,救援者應常規進行安全檢查。救援者應每2 min進行輪換,以免因救援者疲勞而引起胸外按壓質量下降。在更換救援者期間,胸外按壓不應被中斷。
自動體外除顫
* 在專業人員到達前,未接受培訓的普通人或專業人員均可通過自動體外除顫器進行安全有效的除顫。
* 自動體外除顫器應被廣泛用于公共場所(如機場、運動場所、辦公室、***和航空器等)。隨機研究表明,在警務人員作為第一反應人時,心臟驟停患者存活率高達49%~74%。
* 為了盡早實施電除顫(在發病后3 min之內),醫院內也應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尤其是對未能熟練識別心臟驟停或很少使用除顫器的醫療保健人員。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