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中國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病專家、心臟病科室主任王震,被吉爾吉斯當地病患家屬親切的稱為“兒童的守護神”.從2008年起,他受邀到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心臟病醫院,十幾次來到吉爾吉斯斯坦,為這里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免費做微創治療手術已超過350例,手術均非常成功。醫者仁心,下面讓我們來了解王震的故事。
2015年12月,王震再一次到吉爾吉斯,為當地的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費做微創治療手術。
和以往一樣,這次來吉爾吉斯斯坦,王震醫生調整了國內的工作安排,利用自己的假期。“時間都很緊,一下飛機我就直奔醫院,因為病人都在等我。”王震介紹,接下來幾天的工作重點就是回訪病人。這里有一些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病情較為嚴重,手術難度大,手術后及時回訪,幫助患兒們更快更好的恢復。
小患者約瑟夫是當天的第一例手術,約瑟夫奶奶介紹,手術半個小時就結束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后孫子就醒了過來。不久后他就玩起了平板電腦上的游戲,跟從來沒病過一樣。
約瑟夫的奶奶激動地說:“感謝中國的醫生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醫生,他們的心靈是純潔的,就像他們身上的白大褂,是他們給了我孫子第二次的生命。”
據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心臟病醫院心臟病中心主任穆拉特?哈撒諾維奇介紹,先天性心臟病在吉爾吉斯斯坦是一種多發病,主要是因為吉爾吉斯斯坦為高山國家,全境海拔500米以上,二分之一的地區海拔在1000——3000米,三分之一的海拔在3000——4000米。海拔高,空氣中含氧量就低,是誘發現天心臟病的因素之一,加上初期不易發現或發現后治療不及時等原因,很多人尤其是兒童就會發病。
調查顯示,吉爾吉斯斯坦的心臟病發病率是低海拔地區的3倍,吉爾吉斯斯坦**對此很重視,近些年來不斷更新醫院的醫療設備,并積極開展包括與中國在內的國際醫療交流合作,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心臟病醫院每年要做100例左右的手術。
穆拉特?哈撒諾維奇說:“先天性心臟病微創手術是近些年來國際先進的心臟病手術技術,特點是手術開口小,易愈合,病人恢復快,不留疤痕。但這種手術對醫生技術要求和醫院設備的要求更高。”
王震醫生來到吉爾吉斯斯坦,不僅為先天性心臟病兒童解除病痛,還致力于打造一個吉爾吉斯斯坦本土先天性心臟病微創手術的專業團隊。
穆拉特?哈撒諾維奇說:“王醫生性格溫柔和善,我和他有深厚的友誼。他是一個世界級的技術高超的醫生,但沒有架子,他愿意把他的經驗與我們分享。我多次到中國學習,都受到王醫生的精心指導。”
醫學博士烏蘇巴耶娃?迪娜拉表示,自己和王醫生在一起工作6年,和專業優秀的醫生一起合作,她感到很幸運。“雖然我也有很長的工作經驗,但是跟王醫生一起工作,我可以學到更多新的知識和經驗。我們曾經被邀請到中國醫院去參觀,那里的醫療設備和管理理念都非常先進。現在我們也有了中國生產的先進設備,還有王震醫生一流的醫術。我相信,我們國家的心臟微創手術水平很快可以提高。”
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心臟病治療中心兒童心臟科醫生巴格達諾娃?耶列娜也表達了感激之情:“感謝王醫生給兒童帶來健康,也給我們帶來了世界先進的心臟手術技術。”
對于當地醫院的工作團隊,王震同樣稱贊有加。他說:“我在吉爾吉斯超過350臺手術的成功,是和穆拉特主任及他的團隊分不開的。他們術前準備工作非常到位,手術中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們就能理解,根本不需要翻譯。我相信,這樣一個團隊,完全可以扛起吉爾吉斯斯坦先天性心臟病微創手術的大梁。”
吉爾吉斯斯坦國家衛計委為王震醫生頒發了“名譽教授”證書。吉爾吉斯斯坦衛計委只頒發過兩本這樣的證書,一本給了前蘇聯的院士。“這是吉爾吉斯斯坦人民對我最大信任、最高獎賞。我想,只要吉爾吉斯斯坦人民需要我,我就會毫不猶豫地過來,盡一個醫生的職責。”王震醫生說。
一直以來,中國**致力于國際醫療援助。中國不但給需要援助的國家輸送醫務人員,還帶去了必需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既保障了醫生順利開展工作,又幫助受援國家醫療機構提高了基礎設施水平。
中國醫生不但擁有過硬的醫治水平,他們的醫德、醫風也得到了相關國家民眾的充分肯定。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在逐步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衛生援助,以提高受援國醫療衛生技術水平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能力,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形式,改革管理機制,實現援外醫療隊的可持續發展,支持受援國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共同居住在一個“地球村”,醫療衛生事業沒有國界。為全人類生活在健康的環境里做出努力,每個國際公民都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