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傳遍朋友圈
這幾天,微信朋友圈被一張圖片刷屏了,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科的EICU里出現這樣的一幕,深夜的病房里,病床旁的躺椅上一個人正在熟睡中,醫用口罩用作眼罩戴在眼睛上,一臉倦容。這個帶著特殊眼罩熟睡的人不是病人,也不是病人的家屬,更不是偷懶睡覺的護士,而是一個守護ECMO(體外膜肺氧合)危重患者十多個晝夜的急診醫生,他已經在這里堅守了半個多月,而他守護的病人并非達官顯貴,也不是他的親朋好友,就是一名普通的病重患者。那天夜里三點鐘,EICU的吳鴻浩醫生在緊急處理完一例急救病例后,在病房進行巡視,原本的疲憊不堪的吳醫生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把他拍了下來發在了朋友圈。
拍到陳旭鋒醫生夜里在病床邊休息
患者命懸一線 緊急送往省人醫急診科
這名醫生正是急診科的副主任醫師陳旭鋒,見到陳醫生時,已經早上十點多,他兩眼通紅,顯得有些疲憊,同事介紹,陳醫生昨天夜班,從夜里一直忙到現在,早飯還沒來得及吃。在談到朋友圈照片的時候,陳醫生有些不好意思,那天晚上夜班,為了照看接受ECMO治療的患者就睡在了患者病床前,不知道什么時候同事拍下來的。
這名患者來自農村,今年才15歲,入院前一周感冒,起初只有輕微的鼻塞、咳嗽,并無其他特殊癥狀,因而沒有引起家人的重視。感冒大約一周后,突然出現頭痛、發燒,體溫達到39.5度,家人趕緊帶往當地醫院治療,經治療后癥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出現胸悶、心慌癥狀,心電圖檢查顯示房室傳導阻滯,血液指標提示有心肌壞死,醫院趕緊派救護車轉送至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急診科張勁松主任查看患者情況及檢查報告后,診斷為重癥病毒性心肌炎,由于患者心肌損傷嚴重,出現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建議即時行ECMO治療。
ECMO團隊堅守十五個日夜
ECMO治療期間,基本上每個小時要查凝血功能、電解質等,根據檢查指標來調整凝血藥物劑量,以及補充電解質,并且需嚴密監護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這名患者情況比較嚴重,在這段時間,病人出現了三次心臟驟停,五次室顫,病情極不穩定,所以需要二十四小時安排專人監護。
陳旭鋒介紹,其實搶救和照顧患者的不止他一個人,還有梅勇、黃夕華、高永霞、劉源、任堯等醫護人員。整個團隊每一名醫生兩名護士一班分成了兩班,輪換照看,從11月22日晚上入院至現在已經整整15天,我和梅勇醫師期間大部分時間就住在了急診,為了方便照顧患者,干脆就在病床邊搭了個簡易床。
陳旭鋒醫生表示,這樣的事在急診很常見,急診科經常接到危重癥患者,有的時候搶救病人到很晚,就直接在桌子上趴著將就睡一下,像這樣接受ECMO治療的患者,我們就要一直在旁邊守著,這個患者才15歲,看著著實讓人心疼。作為醫務人員,我們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搶救病人,雖然無親無故,但是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對生命的堅守。
危機之初 ECMO延續生命
急診中心副主任孫凱介紹,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中心是省內唯一***開展ECMO治療的E-CPR急診科,有一支由急診科、胸外科、麻醉科醫護人員組成的技術嫻熟的團隊。ECMO因其強大的心肺替代功能被應用于搶救中,是危重病人搶救的終極***。ECMO的原理是將患者的血引出體外,經過人工心肺泵氧合后注入患者體內,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維持人體臟器的血液**。ECMO可以幫助心跳停止或者沒有呼吸的患者維持生命,以度過疾病的危險期。但由于ECMO管路護理要求極高,一旦出現血液流速不穩、血栓或者出血等情況,將導致嚴重后果,且在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情況下,就需要專門的醫護人員二十四小時嚴密監護。
陳旭鋒醫生介紹,患者剛入院的時候,心跳非常慢,最低的時候只有20次/分左右,已處于心臟停搏狀態,在ECMO支持下,患者生命得以維持。目前患者仍在搶救治療中,隨時會出現危險情況,但他們仍然不放棄努力,盡最大努力去救治。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