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偏方”不僅可在各醫療機構普及,還有望被納入醫保。昨天,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已啟動“中醫藥優秀傳統技法百人百項”征集遴選工作,最快將在3年內評選出100項中醫藥技法,并在全市醫療機構內培訓推廣。據了解,這是本市首次面向全市征集有效中醫“民方”。
該工程計劃通過3至5年時間,遴選出100種優秀的中醫藥傳統技法和100名有一技之長的中醫醫師,建立健全本市的中醫藥傳統技法名錄,形成中醫藥技能傳承的工作機制。
征集
高精尖難項目不會入選
市中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醫藥傳統技法是中醫學寶庫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在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中形成的中醫藥實用技術。
據了解,此次申報評選工作中的首要入選標準除“有效”外,更重要的是“實用”,以適宜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內可推廣為原則,“有的傳統技法屬于高精尖類的,或難度較大、具有較大的危險性,這些都不是此次評選的目標”。同時,還將主打“價廉牌”。
市中醫局表示,本市面向社會征集的可列入北京市中醫藥優秀傳統技法名錄范圍“很寬泛”,分為四大類,即中醫診斷學技術:包括望、聞、問、切四診的技術;中藥學技術:包括中藥鑒別、中藥炮制、中藥制劑等;中醫治療技術:包括針灸學、推拿學、中醫外治法等;中醫養生保健技術。
遴選
申報項目不限姓公姓私
市中醫局表示,此次征集活動無截止日期、申報人群等限制,旨在最大程度挖掘民間及行業中行之有效、簡便驗廉、適宜推廣的中醫藥技法。凡本市轄區內從事中醫藥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的各級各類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等,均可提出項目申請。
自10月底活動啟動至今,市中醫局征集到申請報名項目逾70項。包括來自公立中醫醫院、民營中醫院和民間等方面,申報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既有將傳統推拿、針灸等技法改良升級的“特色技法”,也有并非廣為人知的推割刀等“新式技法”,還有民間秘方等。
為保證遴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市中醫局將邀請來自各大中醫院的專家擔任評委,衛生行政部門人員不擔任評委。
推廣
月底前公布首批入選者
據了解,市民對中醫藥服務的認可度較高,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能夠提供的中醫藥服務包括中成藥、中藥湯劑、針灸、推拿、拔罐、貼敷、刮痧等。目前,雖然全市248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但開展的項目不盡相同。
“遴選的目的不是把它們作為標本或走形式,而是為了應用到百姓身上”,市中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使百姓盡早享受到優秀中醫藥傳統技法服務,將“篩出一批,推廣一批”,預計本月底前即可從報名者中篩選出首批,相關項目的培訓工作將于明年啟動。
該負責人表示,切實有效的診療項目將考慮納入中醫局的診療技術目錄,并和發改委、醫保部門等商議,爭取定價后納入醫保報銷。
展望
“治未病”將與國外合作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