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醫改方案***兩年來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直系民生,也成了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被稱為我國完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3年任務的攻堅之年。公立醫院改革路在何方?兩會上,代表委員為新醫改“把脈”。
醫生沒經驗,患者肯定不放心
“現在有許多患者對醫生的水平不放心,而我們確實存在一些現象,不能讓百姓放心。”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副院長孔北華代表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說,“許多基層的醫生沒有接受正規的醫師職業培訓,對新設備不會用,看不懂。”
孔北華說,在許多發達國家,學生從醫學院校畢業后,要進行三到五年的職業培訓才能到基層醫院工作。
“有了臨床的實踐經驗才能看好病。但現在許多醫學院校的學生一畢業就分到了醫院,這樣的畢業生并不具備一個醫生的執業能力,老百姓當然不放心了。”孔北華表示,這樣就會造成一些誤診現象。
“我想,這就是為什么老百姓都要擠到大醫院去求醫。看病難,這是原因所在。所以我呼吁在新醫改中,應該建立**主導的醫學院畢業生住院醫師培訓體制。”他說,學生畢業后應該在大醫院中先進行培訓,而不是直接分配到基層醫院。此外,也要加大力量對基層醫院現有醫師進行培訓。
孔北華表示,“十二五”期間,**應著重高素質醫療人員的培養,這樣才能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醫藥分開,擋住索取回扣的黑手
濱州市政協副主席、濱州醫學院護理學院院長劉鳳代表去年調查了全國范圍內的125家鄉鎮衛生院。“在鄉鎮衛生院中,主要的盈利方式就是賣藥,藥品收入占整個衛生院收入的70%到80%. 相對藥品收入來說他們的醫療收入是非常低的,主要是靠賣藥的錢來維持鄉鎮衛生院的生存。”劉鳳說,這說明藥的出廠價和零售價之間有很大的空間。
“應該從源頭上查一查為什么出廠時幾毛錢的藥賣到患者手中就變成了幾塊甚至幾十塊錢,運作過程中,這些錢到底去哪了?”她說。
“藥物回扣,無疑是這些利潤的去向之一。”劉鳳表示,收受藥物回扣,就增加了開大處方的分量。
“一種藥能治好可能會給你開三四種,用青霉素能治好的病非要用頭孢。”劉鳳認為,醫改應該從大的體制上著手。
“醫藥不分開,就不能杜絕醫院通過賣藥掙錢。”她說,切斷醫院和醫務人員與藥品收入之間的聯系才有望遏制趨利性,降低群眾的用藥開支。
夯實藥價,把虛高的部分擠掉當了14年人大代表,提了14年“夯實藥價”的建議。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康鳳英代表認為藥品是“特殊商品”,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樣對待。
“現在的藥價利潤空間太大。藥品確實存在虛高定價,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首先應該夯實藥價,把虛高的部分擠掉。”康鳳英建議**相關部門應該負起責任,從藥品生產源頭就要實施調控,保持價格合理,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醫療行業的各種矛盾。
“我說的**主導,并不是壟斷市場,而是應該讓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醫療機構的建設上來,解決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局面。”康鳳英說。
除了完善政策體制和法律法規的保障外,康鳳英強調,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還需要廣大醫療從業者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社會道德意識。“別讓‘白狼’吞噬掉了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