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流抗原檢測與核酸檢測的差別
2023-03-07 17:13
閱讀:3792
來源:見文末
作者:醫**漫
責任編輯:醫路漫漫
[導讀] 應該怎樣看待這兩份檢測結果?
流行性感冒,通常稱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傳播。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極強的變異性,乙型流感病毒次之,而丙型流感病毒則非常穩定,故甲型流感病毒比乙型流感病毒更為流行和嚴重。冬春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隨著開學季的到來,近期“甲流”來勢洶洶。據不完全統計,我院急診檢驗2月份流感病毒抗原陽性檢出率達21%,近3天達27%。不少患者同時進行了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反饋抗原檢測結果與核酸檢測結果不一致,那么應該怎樣看待這兩份檢測結果呢?流感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離培養、 抗原檢測及核酸檢測等。流感病毒的分離培養作為傳統的金標準是研究病毒抗原性、遺傳變異特征和疫苗制備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是由于操作復雜、檢測時間久,很難在臨床展開。目前,最常用的是快速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優缺點比較見表1。
流感病毒抗原檢測主要應用膠體金是免疫層析技術,定性檢測人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樣本中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適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流感病毒抗原檢測操作簡單、特異性好、無需儀器、檢測速度較快、可隨時隨地檢測,在流感流行季節作為床旁檢測或實驗室篩查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其靈敏性欠佳,有可能出現漏診,對陰性結果應進一步甄別。基于核酸的檢測技術針對病毒特異性DNA或RNA序列,可在臨床樣本中更早地檢測到病毒,但這些檢測通常需要1-8h完成。基于核酸的檢測技術與快速抗原檢測相比具有更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可以做到對不同亞型流感病毒的鑒別和多重病毒的檢測。然而,由于成本高、儀器復雜、需要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基于核酸的檢測技術在資源有限的地區不太實用。標本由醫生用無菌拭子采集,采集部位是鼻腔或咽喉。鼻腔分泌物采集:收集鼻腔分泌物時,應將拭子插入鼻腔中分泌物最多處,輕輕轉動并向鼻腔內部推動拭子,直至鼻甲(離鼻孔約 2.0 cm~2.5cm)受阻處,貼鼻腔壁旋轉拭子三次,取出拭子。咽喉分泌物采集:應將拭子從口腔完全插入咽喉中,以咽喉壁、上顎扁桃的發紅部位為中心,適度用力擦拭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后壁,應避免觸及舌部,取出拭子。標本采集后應盡快采用病毒采樣液進行處理,采樣拭子應充分洗脫。如不能立即處理,標本應立即置于干燥、 消毒并嚴格密封的塑料管內儲存,2℃~8℃下可保存 8 小時,-70℃可長期保存。大多數醫院僅開展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檢測,核酸檢測通常由當地疾控中心進行。當患者核酸結果(核酸陽性)和抗原結果(抗原陰性)不相符時,患者及家屬往往第一時間會質疑檢驗科檢測不準確,其實不然!每天進行標本檢測前,檢驗科都會進行質量控制分析,并且在標本檢測操作時,檢測人員會嚴格遵守操作指南,確保檢驗質量。那么抗原檢測仍出現了假陰性是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抗原類檢測試劑方法學的限制,其分析靈敏度普遍較核酸類試劑低,故建議對有疑問的陰性結果采用核酸檢測或病毒培養鑒定方法進行復核。1、樣本采集不當、樣本儲存不當、樣本不新鮮或樣本反復凍融2、樣本中病毒滴度過低,這時應采用核酸檢測,提高檢測靈敏度3、病毒基因變異可能導致抗原決定簇的改變,從而造成假陰性結果4、采集的樣本若存在個別藥物如高濃度的非處方藥和處方藥(鼻腔噴霧劑)會干擾結果5、感染后的最佳采樣時間(病毒滴度峰值)未經驗證,因此,在同一患者分次、多部位采集樣本可能會避免假陰性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