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設備、建新院區?醫院更要舍得“投資”醫護人員
2023-02-07 19:08
閱讀:2214
來源:華醫網
作者:醫**漫
責任編輯:醫路漫漫
[導讀] 面對公立醫院擴張輿論擔心的焦點是什么?
醫護人員是醫院發展的重要一環,公立醫院擴張建設要學會「軟硬兼施」!疫情后全國多地曝出公立醫院擴張的消息,而近期有關警惕公立醫院擴張潮來襲的話題,引起了業界廣泛、持續的關注和討論。綜合多方信息,公立醫院擴張與新醫改以來的各項政策息息相關,自2009年以來,社會資本入局、公立醫院擴張、社會化辦醫等熱潮涌動。起初,關于公立醫院的擴張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醫療資源緊缺、醫療水平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但近年來,尤其是自2020年新冠病毒傳播造成的疫情爆發以來,我國的醫療衛生系統經受了重大考驗。一方面,疫情的突襲加速了高質量醫療資源的流轉,讓跨省、跨國醫療合作在相對較短時間里,形成了一個協調互助、積極響應的機制。另一方面,看到了重大醫療衛生事件對于醫療系統的重創,走過了病床緊缺、醫護人員短缺、醫療設備不健全等階段,促成了部分公立醫院在疫情后將擴建、擴張提上日程的新局面。在這一前提下,對于公立醫院擴張潮帶來新問題的擔憂,隨之在業界受到廣泛關注與討論。綜合媒體觀點發現,輿論的擔心主要集中在兩方面,其一,過快的擴張是否會致使醫療水平下降;其二,公立醫療機構的擴張勢必擠占社會辦醫的市場,社會辦醫該如何夾縫中生存?一業內人士表示,在疫情高峰期過后,公立醫療機構的過快、過度擴張會造成以下三個后果:一是政府無力投入,公立醫院的營利性將進一步加重,公益性原則無法得到保障。二是虹吸基層醫療資源,尤其是人才資源,進一步惡化"頭重腳輕"的現狀,增加分級診療難度,加重看病難和看病貴。不難發現,其中的一二兩點與公立醫院的醫療水平、患者體驗聯系緊密,當公立醫院擴張潮來襲,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將會是醫療水平。而關于社會辦醫發展空間將會受到影響這一問題,一業內專家表示,公立醫療機構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社會辦醫的發展,同時也要警惕公立醫療機構擴張之后給國內醫療市場造成的不良影響,諸如壟斷以及虛假繁榮泡沫等,同時更要警惕公立醫療機構被資本操縱的可能性及不良后果,保證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純粹性。為此,相關專家建議:各級衛生健康部門應該注重調查研究工作,當好政府參謀,統籌謀劃全局,科學制定“十四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依法控制大型醫療機構不合理擴張。對于公立醫院的擴張問題,多年來,一直是國家十分關注的事情,針對公立醫院擴張問題,國家衛健委專門有過批復文件。在國家衛健委此前對部分人大代表的提案《關于增加公立醫院數量、擴大公立醫院規模的建議》與《關于有效放寬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限制的建議》進行的回復中,國家衛健委明確:公立醫院擴張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在《答復》中稱,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院區建設問題,《答復》中采用“適度”一詞,可見公立醫療機構擴張、尤其是院區建設方面需遵循“適度原則”。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興建新院區、多院區發展是公立醫院擴張的一項重要表現,是否屬于過度擴張要綜合考慮患者需要、醫院建設規劃、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總體規劃布局等多重因素,適度擴建是保障醫療水平高質量發展的前提。除了硬件條件建設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謀定而后動,關于人才培養、醫護人員管理等方面的討論也是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療機構如何有序、按需擴張問題大眾關注的焦點。如果說,院區建設是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路上的硬件基礎,那么優秀的醫護人員、專業、細致的醫療服務體驗以及健全的院區管理機制就是公立醫院如何踐行高質量發展的“軟實力”體現。而通過采訪發現,部分患者對于家門口的公立醫院新院區還存在著一定的顧慮,“新院區硬件條件是不錯,但是我還是覺得去老院區穩妥一點,專家平時應該都在那邊吧,我看病的話還是比較傾向于找有經驗的專家,這樣病也好的快點啊。”65歲的章炎(化名)距家不足五百米的位置就是某三甲醫院新建的院區,但是他還是要求兒子每周末帶自己去城區的本部醫院進行檢查,問及原因,他如是說。可見,患者在選擇醫院就醫時,不僅看中環境和條件,更關系是否有專業的、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據此,相關專家建議,公立醫院的擴張,不僅要在“硬件條件”上下功夫,更要看重“軟實力”的建設,其中醫護人員的發展和成長是醫院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上述專家指出,要健全醫護人員薪酬制度建設,明確醫護人員個人發展路徑,同時細化醫院管理制度,通過提升醫護人員待遇、幫助醫護人員取得更好的發展等方式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質量人才,從而提升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的軟實力。而國家衛健委的《答復》中也明確,要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一、要健全公立醫院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機制,完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啟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將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應急、健康促進與教育等納入考核范圍,進一步強化公立醫院的公益性。二、要建立和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抓住藥品耗材集中采購、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等降低藥品耗材費用的窗口期,及時進行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的穩妥有序調整價格。三、明確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全面推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導地方完善公立醫院薪酬總量核定、內部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辦法,建立健全公立醫院保障與激勵相結合的運行機制。統籌盤活用好醫療衛生領域編制資源,重點用于加強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機構編制配備。四、進一步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和按病種付費,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商談判機制。探索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實行總額付費,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五、有序擴大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品種范圍,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試點,鼓勵由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藥品貨款。六、繼續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建立與區域醫療中心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網格化布局建設,深化縣域綜合醫改。完善醫防協同機制,增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藥衛生領域的應用。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