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除了忙還是忙。“忙”,成了沒時間看望父母的借口。每周二上午是我的門診時間,媽媽就會精心制作一份點心,與父親一起送到診室,就是為了能看看我,和我說說話。在80多歲的老人眼里,兒子再大永遠都是個孩子。我問診的時候,他們就坐在一邊靜靜地看著。當我看完一個病人,等待下一個病人的一點時間內,才能和他們聊兩句。
每個人都有父母,需要后輩們去關心,尤其是在老人的晚年時光。我的父母,代表著千千萬萬醫生的父母,也代表著所有的醫護人員的家人。醫護人員對家人都是有虧欠的。上班忙業務,周末忙進修,這就是醫生真實生活的寫照。
當我無意中把照片發到微博上以后,有人質疑我:你難道不能抽出一點時間去看看老人嗎?但這就是現實,我非常坦然,也心存愧疚。我有著多種身份和多重角色:救死扶傷的醫生、傳道授業的老師、追尋真相的科學家,還有醫院管理者;作為家庭的一員,我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天天都在忙,經常大半夜還在做手術,周末要參加學術會議。這十幾年來,除了春節以外,其他時間我都在忙。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要把有限的時間分配給這么多角色、這么多工作,陪父母的時間可以說是少得可憐。身處同一城市的老人想來多看一眼兒子完全是合情合理,沒有扭曲與做作。但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多陪陪父母,因為多陪一天就是賺一天。
對于這張照片,我還有一點感觸。我的父母80多歲了,還能給我做點心,可以每周來看我,身體這么健康,這要感謝現代醫學的進步。我既是醫生,也可能成為患者,事實上我得過甲狀腺癌,做過手術。我特別同意一句話:醫生和患者是在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做醫生太累了,每個醫生都希望讓患者健健康康的。真心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讓醫患之間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