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還記得當年那張引爆網絡的“手術室合影照”嗎?在手術過程中,不僅醫生拍照片需謹慎,醫生談話也需慎重!慎重!再慎重!
當年西安鳳城醫院那場 “手術室合影風波”折射出來的,是大家可能都還“缺少規矩”——醫護人員在手術室里的行為規矩,新聞記者在采編工作中的職業規矩,主管部門在輿論壓力下的決策規矩,每一位普通人的社會責任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手術室拍照有其注意事項。而手術中醫生談話更需慎重。試想,病人在手術室一定充滿著恐慌,心情高度緊張,如果這時候醫生再談及一些容易產生歧義或是讓患者覺得醫生不專業的話語,那只能是對患者的傷害,更甚至會釀成醫療**。
有匿名知乎用戶表示,講笑話可以說是手術尤其是全麻手術中特有的做法。手術室笑話是有其特殊用途的,無論在緩和手術室緊張氣氛還是讓參與醫護短暫放松后恢復專注上都有很好的效果。和這種輕松的氛圍相反,實際上,參與人在手術過程很容易出現緊張,對于操作要求的嚴厲也很容易造成瞬間關系的緊張,被嚴厲批評罵哭嚇傻的情況是很多的。有經驗的醫生和護士會適時挑起一些幽默的話題緩和氣氛,可以說是手術室中的另類技巧。
誠然,手術中的某些特定時刻確實需要上述手術室中的另類技巧,但手術室笑話一般都是病人麻倒了之后,醫生開始交流。如果患者在清醒狀態下,想到自己那樣痛苦地躺在病床上,醫生在一旁打情罵俏,心理肯定不好受,覺得生命沒有被尊重。
醫生在手術中的談話還是應該謹慎。第一,醫生之間的交流要避免引起歧義,畢竟病人不是專業人員,很多時候不能完全正確理解醫生的語言,甚至會誤解。第二,醫生要注意說話聲音,尤其是手術遇到不順利的時候,應盡量壓低聲音,避免給病人帶來不良**。第三,對于實在不好表達的,可以通過動作示意,甚至用眼神來交流。第四,手術中要避免說與手術無關的事,尤其是在病人清醒的時候。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救人也能殺人,如何把握手術中講話的度,值得每一位外科醫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