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圍手術期醫學領域的9大頂級研究在以下方面提供了重要數據,包括圍手術期心臟醫學、圍手術期β受體阻滯劑、圍手術期肺部醫學、靜脈血栓栓塞預防、和圍手術期藥物治療。研究者在ACP發布會上表示:“在選擇9篇精彩文章時,我們使用了與內科醫生、改變事件的潛能和證據強度臨床相關性預先設定的標準,優先選擇回答圍手術期治療重要問題的實踐指南和Meta分析”.
這些研究的摘要刊登于《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有關內科學實踐的年度最重要研究摘要”欄目。
1.評估圍手術期心臟風險的運算方法應用于決定是否有必要行心臟應激試驗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南同樣也回答了圍手術期風險評估、心血管試驗、外科手術時的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后外科手術的時間、有風險或手心血管疾病影響的非心臟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監測。研究者寫道:“提供圍手術期管理的醫生應熟悉該指南”.
2.圍手術期β受體阻滯劑使用時選擇合適的患者非常關鍵對89項隨機試驗的系統評價顯示,圍手術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對心臟外科手術患者的風險較小且潛在獲益多。
3.非心臟手術后肌鈣蛋白升高或提示心肌損傷
一項國際前瞻性研究顯示,術后肌鈣蛋白T升高(***于缺血存在)非常普遍,有可能增加30天的死亡率。研究者寫道:“相當數量的非心臟手術患者術后出現心肌損傷并且與30天死亡率增加有關,這一現象讓我們質疑現有的臨床實踐不考慮術后肌鈣蛋白T小幅升高”.
4.指南指導的醫學管理可改善術后肌鈣蛋白水平升高的長期轉歸在一項病例對照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在擇期行大血管手術后肌鈣蛋白I水平升高的患者中,術后心血管強化治療與1年無事件生存相關。研究者認為:“盡管無明確實踐推薦認為應遵守這些觀察,但該研究首次提供了證據,提示術后肌鈣蛋白水升高后強化治療和急性冠脈綜合征循證醫學管理可改善長期心臟轉歸”.
5.阿司匹林或可樂定均不能降低非心臟手術患者死亡或非致命性心梗的風險POISE-2試驗的數據顯示,阿司匹林或可樂定不僅不能降低圍手術期死亡或非致命性心梗的風險,而且增加了副作用的風險。研究者認為:“術前開始使用者兩種藥物應小心謹慎且個體化,須提高警副作用”.
6.圍手術術期吸氣訓練可減少心胸或上腹部手術患者的術后肺部并發癥在一項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中,研究者發現在心胸或上腹部手術患者中,4周的圍手術術期吸氣肌訓練可明顯減少術后肺部并發癥及其產生的相關費用。研究者寫道:“如果這種相對簡單的措施可以使術后肺部并發癥降低一半的話,那么他將產生重大的作用”.
7.圍手術期診斷睡眠呼吸暫停并使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可降低術后心血管并發癥一項匹配隊列研究顯示,睡眠呼吸暫停與手術轉歸有關聯,而CPAP則有可能降低術后心血管并發癥的風險。但研究者寫道:“行政數據并不能排除所有的重要混雜因素或CPAP的依從性”.
8.聯合使用壓迫和抗凝在預防大手術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上優于單一做法在該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研究者發現,在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颊咧校摵鲜褂脡浩群涂鼓委煴热魏蛦我蛔龇ǜ行А?br />
9.圍手術停止ACE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對部分患者或許安全在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中,研究者發現,在部分門診手術或當日手術的患者中,停止ACE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或許是安全的。
編譯自:Top 9 updates in perioperative medicine from 2014. healio. May 1, 2015.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