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暫時中斷口服抗凝藥(OAC)治療的患者約有1/4接受橋接(Bridging)抗凝治療,并且橋接抗凝治療與出血和不良事件風險升高相關。論文12月12日在線發表于《循環》(Circulation)。
此項前瞻性觀察研究為ORBIT-AF,共納入7372例接受OAC治療的房顫患者,并記錄了因手術而暫時中斷OAC治療的情況,其中包括橋接抗凝治療的應用和類型。轉歸指標包括30天內心梗、卒中或系統栓塞、大出血、病因特異性住院和死亡發生率。中位隨訪時間為2年。
結果顯示,在隨訪期間至2年的2200例(30%)患者中,共發生2803起OAC中斷事件,其中665例(24%)應用橋接抗凝治療,主要為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橋接治療者更有可能既往有腦血管事件和機械瓣膜置換,但在CHA2DS2-VASc評分方面無顯著差異。
過渡治療者的出血事件較非過渡治療者更為常見(P<0.0001),30天內心梗、卒中或系統栓塞、大出血、住院和死亡發生率亦顯著升高(13%對6.3%,校正OR值為1.94,P=0.0001)。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