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專業“中醫兒科學”來了!
2017-04-06 21:59
閱讀:1480
來源:醫學界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為了緩解兒科醫生荒,教育部近日下發了《教育部關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首次設置了“中醫兒科學(100512TK)”這一新專業。
長期以來,兒科醫生短缺、兒科人才流失,業已成為制約兒科發展的一大桎梏。為了緩解兒科醫生荒,教育部近日下發了《教育部關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首次設置了“中醫兒科學(100512TK)”這一新專業。而這一專業的試點學校,也“花落”安徽中醫藥大學。
安中醫新設“中醫兒科學”
據《醫學界》了解,教育部新設的“中醫兒科學”專業,其學位授予門類為“醫學”,修業年限為5年,并于今年(2017年)開始招生,并向畢業生授予醫學學位。安徽中醫藥大學此次獲批的中醫兒科學專業為全國首創,該校亦成為內地唯一設置此專業的高校。
公開資料顯示,安徽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學校)。1959年,安徽省**正式批準成立安徽中醫學院,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2013年,國家教育部同意安徽中醫學院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該校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
作為教育部的新設專業,“中醫兒科學”定位為“培養從事中醫兒科、兒童保健工作及學科研究的中醫兒科專門性人才”。旨在通過培養中醫兒科人才,緩解兒科醫生短缺的現狀。
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
數據顯示,近年來兒科急診量連年增加,兒醫總數逐年下降,每千名兒童只分到0.43名醫生、一個專家號被炒到上千元,兒科診療容量遠遠跟不上需求。不少大醫院由于急診兒科醫生人手不足,甚至暫停急診兒科服務,僅收治危重癥患兒。南京一家醫院甚至曝出,因唯一的兒科醫生生病,停診數月。
綜上所述,解決兒科醫生短缺,已經刻不容緩。那么,此番國家開設“中醫兒科學”專業這一“新方案”,能奏效嗎?
“中醫在兒科領域有著獨特的治療優勢,將中醫兒科建設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兒科醫生缺乏的壓力。”有專家認為,“中醫藥,有著豐富的兒科疾病防止經驗,在小兒保健、預防和診療等方面有優勢,對于某些疾病的治療,通過針灸、**、捏脊等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專家還表示,中醫藥在“治未病”方面有其獨特優勢,在兒科領域應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有利于減少兒科疾病發病率。
能緩解“兒科醫生荒”嗎?
兒科醫生短缺的根本原因何在?醫務界普遍性的看法是:“兒科醫生風險大,任務重,個人發展空間小,工資待遇不高。”因此,要解決兒科醫生荒的問題,應當從這一根本層面入手。
分析人士認為,兒科醫生的匱乏,是醫療薪酬體制不合理的突出體現。薪酬制度是醫改的核心領域,這個領域不推動,醫生這個核心主題的收入得不到保障,要他們配合其他層面的改革恐怕很難。
高風險低回報的工作肯定缺乏吸引力,兒科醫生就是如此。隨著未來2-3年生育需求的逐漸釋放,兒科醫生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當務之急,是加快醫療薪酬體制改革,提高兒科醫生的待遇和地位。
網友們怎么看?
@小兒外科裴醫生:兒科醫生不是緊缺嗎?抓成人醫生來看兒科大家不是嫌棄嗎?現在國家有了新方案,新開設了“中醫兒科學”專業。
@多多壹加:啊,那到時候西醫兒科說不定不用排辣么長的隊伍啦
@the_啥:**,我現在給孩子看病都得強調幾十遍不吃中成藥,每次都遭白眼,以后可咋辦!還都是三甲醫院呢···
@_撞大運:殘害祖國花朵,從中醫做起
@阿杜森立:中醫粉有福了,不用被西藥副作用毒害,中藥雖然慢,但治本
@游走記憶de時間:并不覺得會有很多人選擇中醫兒科看病,很多中醫粉雖然一直支持中醫,但有病了還是首選西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