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號,在全國政協會分組討論會上,多位醫衛界的委員熱議醫衛方面涉及的問題。黃潔夫委員指出,現在取消5%的以藥養醫,沒有從根本上觸動醫院,改革很難繼續推進。張健委員表示,公立醫院太多,占到90%,這不是好事。
熱題1 醫療改革
黃潔夫委員:取消5%的以藥養醫 很難推進醫改
黃潔夫委員在發言時表示,現在7%的大醫院,負擔著全國48%病人的就醫需求。醫改的重點是要把縣醫院建設好,可是把三級診療建設好,關鍵還是在大醫院。如果上游不治理好,單是在縣醫院進行改革的話,經過一段時間,縣醫院的醫生就會越來越少,都被吸引到大醫院。
**工作報告中提出取消藥品定價,是指取消發改委、物價局的定價。如果沒有競爭機制的話,人社部的藥品議價會越議越高,老百姓就感覺不到藥價的降低。所以要讓市場配置起決定性作用,藥價才能降下來。
黃潔夫委員說,在目前現狀下,醫生多點執業是無法運行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涉及到體制的改革。另外,社會辦醫在目前的環境也很難辦成。**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學習。**從1995年開始全民建保。當時80%都是**醫院,到去年,76%都是公辦民營,或民營醫院,大量醫院都進入了市場。
“我要強調一點,我們實際沒有一家真正的公立醫院。因為,很多醫院還要到市場上,在病人身上掙錢,而不是真正由**管起來。舉個例子,以前我們做肝外科手術止血時,創面上貼幾塊明膠,兩塊錢3片。現在的止血紗布,其實性質上與明膠相差不多,但一片2500元錢,貼兩片5000元。為什么不用明膠呢?醫生講,科室要考慮獎金的問題,肝外科已是全院受益最低的了,再不用這個紗布,獎金、績效都有問題。所以,現在取消5%的以藥養醫,沒有從根本上觸動醫院,這就很難把改革繼續推進。”
熱題 2 公立醫院
張健委員:公立醫院占九成這不是好事
張健委員表示,醫療改革,可概括為兩個字,一個是收,一個是放。“收”字,為了保證將來在衛生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們到底要保證多少公立醫院。“放”字,就是保證公立醫院的數量后,其他都可以放。
去年10月,衛計委公布了全國醫療衛生體系規劃綱要,其中講到一些布局,做到一個縣保一個綜合醫院,一個中醫醫院。如果50萬人以上的縣,還可以適當增加。市級是100萬人到200萬人口的,設一至兩個地市級的綜合醫院,然后再增加兒童醫院、精神病醫院、婦產醫院等專科醫院。省級是按每千萬人口配制省級綜合醫院,同時規劃省辦專科醫院。“我覺得,這個規劃是不是我們要保的,如果是,那么其他的可否放開。”
規劃中還提到公立醫院要承擔70%的服務量,給社會醫院留出了30%.到今年年底要達到20%的社會辦醫院,但很多地方都沒有達到,像湖南省只有不到12%.
張健委員認為,一個行業如果沒有競爭的話,各方面壟斷,雖然有一定的繁榮,但最終將走向衰敗,我們公立醫院也是一樣。目前,公立醫院太多,占到90%,這不是好事。
熱題3 降低藥價
王宇委員:肝炎治療能否納入基本醫療
王宇委員表示,乙肝疫苗10年前就普及了,現在新生兒乙肝患病率已低到0.9%以下,但1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7.5%的乙肝陽性,幾十年間每年都會有近100萬人得肝硬化,進而33萬至35萬人得肝癌。這么大的疾病負擔,卻沒有便宜藥能解決。
王宇委員說,像艾滋病、結核病,**掏錢買藥,完全的免費提供。但現在有個問題,醫院給免費的藥就沒法辦醫院了。所以,應把治療肝炎的藥納入基本保障的藥物中來。治療艾滋病一個月150元錢,一天一片藥。同樣治療乙型肝炎的藥,價格相差10倍,要1450元。為什么艾滋病用藥價格能降下來,治肝病的藥價下不來?我國750萬人患者丙型肝炎,三分之一要轉化成肝病,而用新出的藥物治療花6000多元就能治好。“不能用一般的單純的經濟規律來算計健康問題。”
王宇委員說,現在都是一般性的討論,不解決實際問題。治療肝炎的一些藥價是可以降下來的,應該讓專家來參與。別把藥物降價,變成那些沒有什么作用的藥確實降了價,但好藥依然未降。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