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有規定,高校只有有了自己的附屬醫院以后,才能開辦屬于自己的醫學院。為了穩定學校的綜合實力,各大省市的高水平高等學府都有著屬于自己的附屬醫院。這些醫院能源源不斷地接受來自醫學院的人才,臨床、科研、教學齊頭并進,往往是所在省市的醫學領頭羊。這使某些省級醫院在發展上遇到了瓶頸。
近日,這樣的問題在2014中國標桿醫院學習院長論壇上被提了出來。與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相比,省級醫院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存在難以突破的瓶頸。科研和學術人才培養平臺的滯后,嚴重制約著醫院的發展。只有成為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才有可能真正做到集教學、臨床、科研一體化的全面發展。
但是,很多省級醫院所面臨的情況是,好大學已經有了附屬醫院了,沒有附屬醫院的大學又沒有實力承接醫院的歸順。這樣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讓很多省級醫院左右為難。
對此,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做出了一個看似驚人,卻又非常合理的選擇:自己創辦一所醫學院,讓自己成為這家醫學院的附屬醫院。這看似曲線救國一般的復雜道路,其實體現的是醫院的被逼無奈。
作為省級醫院,醫院有很多的帶教任務,同時肩負著服務全省人民,指導下級醫院業務等多項任務。但是單靠醫院,無法完成醫教研的整體發展,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人才短缺、技術落后等現象。
事實上,既然有了學校下屬醫院,為什么不能有醫院下屬學校呢?或者說,為什么一定要有從屬的關系。醫院和學校,一個是人類生理健康的保障,一個是人類心理健康的保障。這兩大保障本就是平等的,平等地位下的合作可能要比分從屬要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