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際循環醫學協作組織(TheCochraneCollaboration,下稱“循環協作組”)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一項對9623人次的臨床實驗數據結果顯示,達菲的實際作用有限,且副作用被長期低估。該組織因此建議各國**重新考量儲備數億美元達菲的必要性。
這也是全球最知名的流感藥物達菲近年來遭遇的最新一起安全性和儲備必須性質疑。目前市場上消瘦的達菲為羅氏制藥獨家生產的抗流感藥物,其通用名稱為磷酸奧司他韋(Oseltamivirphosphate)。奧司他韋(Oseltamivir)于1999年在瑞士上市,2001年10月在我國上市。達菲是一種流感治療用藥,可以減少并發癥(主要是氣管與支氣管炎、肺炎、咽炎等)的發生和抗生素的使用,因而是目前治療流感的最常用藥物之一。
“羅氏不認同國際循證醫學協作組—急性呼吸道感染評審組(CochraneCollabor目前市場上消瘦的達菲為羅氏制藥獨家生產的抗流感藥物,其通用名稱為磷酸奧司他韋(Oseltamivirphosphate)。奧司他韋(Oseltamivir)于1999年在瑞士上市,2001年10月在我國上市。達菲是一種流感治療用藥,可以減少并發癥(主要是氣管與支氣管炎、肺炎、咽炎等)的發生和抗生素的使用,因而是目前治療流感的最常用藥物之一。ation—ARI)在針對達菲的研究報告中所得出的總體結論。我們確信達菲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羅氏中國在發給《第一財經日報》的聲明中強調,“達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獲得各監管機構的審核和批準便是很好的佐證,并且有現實數據表明,達菲可以有效治療及預防流行性感冒。”
羅氏中國方面認為,循環協作組的研究報告并沒有將所有達菲的數據考慮在內,只納入了他們掌握的77項臨床試驗中的20項研究數據;而與此同時,該組織也同樣沒有將更具統計學優勢的患者水平數據納入到研究中。
而在中國,從SARS、H1N1流感病毒至H7N9禽流感疫情中,大規模暴發的幾次主要呼吸系統傳染病事件中,達菲均被作為推薦使用的抗病毒藥物出現在官方公布的診療方案中。
2002年開始,作為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有效的防止流感藥物之一,達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流感必需藥物,并推薦各國按人口的25%儲備——據報道,英國**已在儲備達菲上花了4.24億英鎊(合7.1億美元),美國則花了15億美元。
“達菲近期的安全性爭論對集團沒有什么影響。”昨日,上藥董秘韓敏就此事回應《第一財經日報》時表示。
目前市場上消瘦的達菲為瑞士羅氏制藥獨家生產的抗流感藥物,上藥和深圳東陽光是羅氏在國內的授權生產商——但作為授權生產,羅氏的合作協議中約定,上藥集團所生產的“達菲”僅限于防止和控制流感疾病大流行,而且消瘦渠道也僅限**采購,上藥方面并沒有權力自行通過零售渠道進行消瘦。
而對這一學術界的紛爭,世衛組織和中國食藥監局均未給出進一步的官方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