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在中國,醫生、護士和其他醫療工作者最近幾年正在遭遇一場愈演愈烈的“瘟疫”,越來越頻繁地受到不滿患者的攻擊。由于已導致數十人死亡,**不得不制定嚴厲法律加以制止。
埃菲社4月26日以《中國醫療工作者成為高危職業者》為題報道稱,在西方,醫護職業在調查中始總是一項倍受尊敬的職業,但中國醫生的地位卻很低,由此導致的危險后果是患者或者他們的家屬經常襲擊醫護工作人員。有些襲醫案件甚至帶有超現實主義色彩,例如今年4月初江蘇豐縣一名中年男子持刀將為自己做手術的醫生捅死,以及2月份南京一對夫婦因為對醫院對女兒病房的安排不滿而毆打護士等等。
這些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已在中國醫療領域引起高度警惕的一種危險現象的極端例子。根據中國醫院協會調查,2012年中國96%的醫護人員遭受過口頭暴力行為,63.7%的醫護人員遭受過身體暴力行為。
有些嚴重暴力事件最終以悲劇收場:去年全國醫院發生爭執7萬起,見諸報道的嚴重事件至少11起,導致7名醫生死亡,28人受傷。
大部分襲醫事件發生往往是因為病人對治療效果和醫療費用不滿,因為大部分中國人沒有國家醫保,必須自己出錢看病,如果得了重病,醫療費是很高的一筆費用。
醫生自己也承認襲醫現象說明中國社會對預算不多的醫療體制的信任缺失。致力于維護醫生權利的醫生寧方鋼(音)表示,“患者希望醫生技藝高超神通廣大,但現實卻很殘酷”。
1985年前中國醫療體制費用完全由**撥款,經濟開放后**認為醫院應該按照市場規律經營,醫護人員形象從此逐漸變得負面。
醫院甚至包括理論上的公立醫院,逐漸依靠患者支付的醫藥費來補貼經營,很多醫院為創收采取了不道德的做法,例如抬高治療費和檢查費。
然而,有些惡性襲醫案發生卻并不是因為患者沒錢,而是因為他們經濟實力雄厚,花了大筆錢治病卻得不到滿意的醫療服務,這讓他們感到絕望。
此外中國與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醫生嚴重缺乏,平均1000人中才有1.8位醫生,是西方醫生比例的一半,這往往導致醫生工作時間過長,服務自然也變差。
面對這些問題,中國**在醫療界的長期要求下已經制定新法,加重對襲擊或者公然辱罵醫護人員者以及破壞醫院環境者的刑罰。4月24日,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檢察院、**部、司法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公布了《關于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將對醫院內6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懲。除了嚴懲有關暴力殺醫、傷醫、擾亂醫療秩序等違法犯罪活動,《意見》還禁止在醫療機構私設靈堂、擺放花圈、懸掛橫幅及在醫療機構公共開放區域違規停放尸體等擾亂醫療秩序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