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維也納醫科大學發表了一項研究(PLoSONE,2014;9(3):e92543),闡述了通過血液檢測抑郁的可能性。
主要研究者LukasPezawas指出。“本項研究是第一項通過血液檢測探知大腦抑郁網絡功能的研究。研究顯示,通過血液檢測精神障礙完全可能。”而一般認為,通過血液檢測精神障礙不太可能實現。
該研究中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者通過使用腦功能磁共振成像及藥理學技術發現,血小板5-HT再攝取速率與大腦中抑郁網絡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后者又被稱為默認模式網絡(DMN),主要在機體處于休息狀態時活躍,處理內容時帶有很強的自我參照傾向。5-HT轉運**于細胞膜表面,其功能在于幫助5-HT轉運進入細胞。在大腦中,5-HT與抑郁相關:抑郁癥狀常由于5-HT不足而造成。因此,5-HT也成為主流抗抑郁藥發揮作用的關鍵。然而,5-HT轉運體同時分布于腸道及血液中。最近有研究顯示,血液中5-HT轉運體的工作機制與大腦中完全一樣。在血液中,其功能為維持血小板正常的5-HT濃度。
腦功能與外周血小板5-HT攝取速率存在一致性。近些年的研究顯示,當個體在進行復雜的思維過程時,這一網絡的功能被抑制,以維持足夠的注意水平。然而,抑郁患者很難在思維過程中抑制這一網絡功能,進而導致注意力下降、負性思維及思維反芻。
相關閱讀
胃饑餓素存在抗抑郁機制
研究顯示常嘮叨、挑剔會令伴侶抑郁
抑郁癥低動力的鑒別診斷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