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對胃癌分子病理進行研究時發現,蛋白酶激活受體4可修復胃黏膜損傷,從而降低胃癌發生風險。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雜志上。
胃黏膜主要由黏液層和上皮細胞組成,可以防止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自身的損傷作用,保護胃組織。但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情緒壓力和喜歡熏烤食物等不良飲食習慣都會破壞和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癌發生。較早前,研究人員發現胃黏膜中廣泛存在著蛋白酶激活受體4,但對蛋白酶激活受體4在胃黏膜保護和損傷修復、胃癌發生中的作用知之不多。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云課題組發現,蛋白酶激活受體4可作為胃黏膜損傷修復三葉因子的細胞膜受體,當黏膜損傷發生時,三葉因子可通過刺激黏膜上皮細胞遷移,從而修復損傷部位。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進一步與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合作,采用分子生物學、臨床病理學等研究技術,發現胃癌患者的蛋白酶激活受體4顯著下降,這提示蛋白酶激活受體4與胃癌的轉移等密切相關。
業內專家認為,此項研究為深入解析胃黏膜保護、損傷修復和胃癌發生的生理病理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也為胃癌預后判斷提供了新的視角。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