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手術背后有驚人的黑色利益鏈!”近日,駐陜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在提案里揭露了醫療器械市場上存在的黑幕:安裝一個心臟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廠價格高數倍甚至十幾倍的錢。“一個國產的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7000元;一個進口的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38000元。”董協良說,9倍的心臟支架暴利已經超過了販毒。
據董協良調研,除了心臟介入治療中的導管外,骨科也是采用手術耗材最多的醫院科室,除了人工關節之外,還有創傷材料(也稱鋼板)、脊柱材料和關節鏡治療。“除了心臟介入手術主刀醫生外,骨科手術主刀醫生的回扣收入在醫生中是最高的。”
董協良建議加強對醫療器械價格的監管,特別是中間流通環節的監控,對拿回扣的醫護人員當以受賄定罪,讓患者使用的醫療器械價格回歸正常。
另據中國價格協會關于醫療器械市場與價格的調研報告顯示,以植(介)入類醫療器械,如導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產品為例,一般從出廠(或進口)到醫院消瘦給患者,平均加價都在2至3倍,個別產品多達十幾倍甚至二十倍。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