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努力將死亡降到最低
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蔣進軍
午飯時,我先后接到呼吸科朱蕾主任、醫務處孫湛處長的電話,通知我代表中山醫院呼吸科,作為市級專家組成員,緊急前往外灘踩踏事件傷員收治醫院參與救治工作。我立刻丟下碗筷,急匆匆趕去,到了第一站**地點長征醫院時,才發現比**時間早了一個小時。
重癥傷員多有創傷性窒息和肺挫裂傷,再加上昏迷后嘔吐造成的胃內容物返流,吸入肺部后進一步加重了病情。我們一一查看了長征、市一、瑞金收治的傷員,對治療方案進行討論、提出建議,并對一些治療措施細節進行了指導。在病房里,我遇見了一名某高校研究生,肺挫裂傷比較嚴重,情緒低落,一直在哭。我走過去安慰她:“我是中山醫院的醫生,別擔心,會好起來的。”現場也有不少專家和社工已經開始進行心理干預。
作為參與救治的一員,我為我的同行感動而驕傲,好多醫生護士從前一天晚上值夜班開始堅持到第二天下午,一直在堅守,不顧一切地搶救,醫務人員的努力和付出將傷情和死亡降到了最低!
難過:一定要重視心理治療
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范虹
新年第一天中午家庭聚餐時,接到通知參加市級專家組工作。胸外科王群主任叮囑我代表中山醫院胸外科,全力救治傷員。來不及吃飯了,和長輩打了招呼就趕往長征醫院**,碰到了比我先到的呼吸科蔣醫生。
市級專家組的主要工作是對全部傷員進行綜合性評估,全面評估搶救效果和預后,并篩檢隱匿的重大傷情。我們從長征到市一再到瑞金,對所有傷員進行仔細查看,給出診療建議;歷時3個多小時,順利完成既定任務。患者主要是創傷性窒息,受傷時因被壓瀕死感強烈,一些人的同學朋友在身邊故去,獲救后延續了無助和憂郁的情緒。
監護室里,我看到了處于焦慮狀態堅持要站起來的病人,躺在病床上一直默默流淚的病人……我為年輕的生命經受這樣的痛苦感到難過,我們在重視身體救治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心理創傷治療的早期干預。
我感動于同行們的辛苦付出,從前一天夜班直到我們去會診,已經連續工作多長時間了!醫生護士們堅守崗位,很辛苦。
價值:為苦難的人帶來希望
重癥監護室副主任醫師鐘鳴
1月1日晚上,剛準備休息,我接到醫務處通知,緊急趕往市一搶救危重傷員。橫穿市區,趕到虹口區市一醫院,希望來得及。
我首先對這個20多歲的年輕患者進行了評估,她送到醫院的時候情況已經很差,經過艱難的心肺復蘇搶救回來。目前心臟功能非常差,通俗地說,心已經“跳不動”了,不采取措施很快就要衰竭。我認為她符合ECMO(體外生命支持)的指征,為了克服硬件困難,我和市一的同事想了很多辦法。凌晨3點,ECMO終于建立起來。我又在床邊觀察監測了2個多小時的病情,待病人情況穩定后才離開,希望她能堅強地挺過來。
其實,監護室里的病人病情多數比較重,可為苦難的人帶來希望,不正是我們醫務人員的價值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