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將至,山上一戶村民需要救治,丈夫艾起背著周月華就上了路。
艾起背著周月華去巡診。
周月華在為老人們看病。
暴雨即將來臨,周月華要去為住在山上的93歲老太太席國珍巡診。跟著周月華夫婦倆的摩托車走了半個多小時,離席國珍家還有500米的地方沒路了,摩托車上不去。丈夫艾起很熟練地將周月華背起就往上“爬”,背一段,歇會兒又背一段。
居住在重慶北碚柳蔭鎮西河村的周月華,這位“最美鄉村醫生”被村民們親切地稱作“周家大妹子”.
20多年,靠丈夫背著巡診
1969年,周月華出生后8個月,在一次長達一個星期的高燒后,被醫生診斷為小兒麻痹癥。“因病致殘的折磨,讓我從小就想學醫,想治好自己的腿,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考衛校時遭到拒絕。我堅持去找招辦的老師,終于我的執著感動了校方,開始了學醫之路。”
畢業后,周月華找工作又四處碰壁。后來她了解到,鄉親們看病要步行好幾個小時才能到鎮上的醫院,于是在1990年開辦了“柳蔭鎮西河村衛生室”,當上了一名鄉村醫生。由于左腿殘疾,20多年來,都是她丈夫艾起背著她走村串戶為村民們治病。
前年,他們買了輛摩托車,周月華巡診不用全靠丈夫背著走了。但是,由于村民大都居住在山區,背一截、走一截、坐一截就是周月華夫婦倆現在的基本巡診方式。
山區下大雨是經常的事,但村民只要有需求,總能看到周月華從雨中走來的身影。周月華說:“有一次出診,給村民楊光照家的兒媳接生。凌晨3點多,艾起背著我在山路上行走時突然滑倒,我被摔了下來,借著微弱的手電光,我一看,嚇了一大跳,差點掉下十幾米高的山崖。當然,最后順利地接生出一個新生命,看到大人小孩都平安,我們也就忘記了驚嚇和疲憊。”
為鄉親們看病,只收成本費
“醫者仁心”,周月華20余年在丈夫肩上“行走”,硬是靠著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村民就醫送藥近5000人次。
2014年5月16日,是周月華最高興和最幸福的一天。這天,她參加了第五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被表彰為“全國自強模范”.“其實,我并沒有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來,就是每天盡心盡力地為我們村里的村民們看病拿藥罷了。”
周月華有一個夢想,當一名技藝高超的鄉村醫生。左腿殘疾給她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難,但這一切并沒有摧垮她的意志。她堅持自學,從中學、職高、衛校、成人高等醫藥專科畢業。考助理醫師***,她考了3次都沒有通過,第四次終于考上。她自學中醫,為鄉親們看病,每次診療只收成本費,有時還為困難患者免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