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位八旬老人接受了人工生物主動脈瓣膜,經過導管被成功植入,目前患者已能進食。同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潤霖宣布,我國首例經導管瓣膜臨床試驗取得成功,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科技創新的研究,標志著我國瓣膜性心臟病經導管治療迎來了新時代,從而終結了開胸治療的歷史,同時意味著更多的老年瓣膜性心臟病患者將擺脫“死亡”威脅,獲得新生。
高潤霖介紹,本次研究入選的80例患者,其手術30天全國病死率5%,而國外在早期研究階段,圍手術期死亡率達10—15%,因此在國際上處于較好水平。
除此之外,該項目還取得一些令人振奮的成果。首先,為國人提供一款完全自主研發、自主創新,安全價廉,壽命長達15年的人工生物瓣膜;其次,創造了一套從瓣膜評價道介入操作的技術路線,為今后該技術在全國的普及奠定了基礎;第三,首次研究了國人瓣膜病的發病特點和病理形態上存在巨大差別;最后,體現了新技術條件下多學科融合的發展趨勢。
據悉,我國自主研發的人工生物瓣膜有望在明后年上市,這對于老齡化的中國而言意義重大。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