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自身防護能力弱,易受各種不良因素影響導致疾病發生和性格行為的偏離,而且一旦造成損傷,往往影響一生,因此大家都特別注重孩子的健康。對于孩子來說,最無論是身染小疾或是健康如常,重要的是預防保健,觀察很重要,20年前我做住院醫時,很多孩子住院服藥觀察而不是輸液。
二、兒科是內外婦兒四大臨床學科之一,對人類健康、醫學研究和社會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目前的“兒科荒”已充分顯示其對社會的影響。孩子的健康需要就是兒科學的努力,象胡亞美等兒科泰斗,他們一生的許多精力也是放在小兒四病的防止上。改變兒科困局,規范診療程序和行為很重要!
三、造成目前“兒科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綜合醫院兒科的萎縮關停,這還真不能全怪領導的效益導向,更多的因素是兒科留不住人!兒科以急癥為主,兒科床位的多少應該以醫院所承擔的社會醫療服務人群數量來決定,而不是以醫院的效益杠桿來平衡,這只能依靠國家大的醫療政策來引導。
四、“兒科荒”可以從兒科醫護短缺和兒童看病慌亂困難2方面解讀。也難怪孩子家長在孩子感冒發熱時慌亂,因為很多嚴重疾病的起病就是發熱;再加上疾病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今天是上感明天是肺炎很常見,但又不能把所有上感當肺炎治,這里醫生的經驗和學識在觀察評估決策中很重要!
五、所以,兒科床位的多少應該以醫院所承擔的社會醫療服務人群數量來決定,有一定的急癥觀察床位,但急癥絕對不是都輸液。如果醫療定價能夠使服藥觀察和輸液對醫療收入沒有影響,這樣兒科醫療就有希望了;20年前,綜合醫院的內外婦兒收入是區別不大的,所以那時兒科醫療還是均衡發展的。
六、目前,高危兒的監護觀察在保障兒童健康中的重要性在新生兒中已得到足夠的重視。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評價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新生兒死亡率是其最重要的構成比;新生兒的床位數是決定于醫院所承擔的產科分娩量和育齡人群數。
七、其實,兒科醫療的現狀與社會大的環境分不開,只是孩子的健康和未來,更受關注。胡萬林出獄后又能行騙成功,就說明目前主流醫療在民眾中的信任度有問題;胡萬林和一個醫學教授同臺演講,誰的掌聲多,取決于聽眾是誰。信任度低,就反復就診,苦了我們的孩子呀,當然家長也苦呀!
八、兒科觀察鑒別病情比輸液重要,是因為孩子的肝腎功能差,許多臟器還在發育中,比如肺要到3歲才成熟,更要重視藥物的副作用!現在的兒科荒中,孩子小疾常常反復就診,不同醫生開不同藥,但可能是同類的!所以,建議就診時帶上孩子所有的藥,醫生看完病后從孩子的藥袋中挑。
九、輸液是孩子常用的治療方式,很多是必需的,但千萬不要依賴輸液,更不要把輸液當成小事,現在輸液定價每次5元是有問題的,增加了輸液率和輸液風險!治病的原則是能吃藥不**!
作者:徐靈敏 上海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兒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