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壹:
臨床推拿治療時,會發現有些人背部肌肉如木板一樣硬,單純用垂直按揉或點按手法治療,其沒有感覺,要求力再大些!調治半天總無功而收。再用手去觸摸板狀肌肉下面的組織,感覺似粘在一起的棉絮狀物,用手用力提起再做捻揉法,這時對方會感覺皮肉生疼,有好多人會大喊大叫要求停止手法。他們有的說生疼、有的說尖疼、有的說酸疼,還有人說疼勁鉆心等等。如能堅持連續做五到七回手法治療的人,其自身好多不適癥狀都會消失。一次比一次做完后感覺舒服!最初我給此手法治療命名為:“浮絡手療”。因為當時的認識是身體淺表浮絡的瘀滯,導致了體表皮肉的僵硬麻木。這和現在人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著裝的隨意和制冷電器的普遍應用,使得現在人已分不清了四季的冷暖變化。外邪首犯人體的表皮浮絡。所以當時施手法時只是著意針對機體淺表層的肌肉組織施術。在很多次的治療之后,發現淺層的肌肉組織是次要的,再深層一點的肌肉組織才是治療的關鍵所在!因為在提捏起這些組織做捻揉法時,患者會感覺酸痛難忍,施術后患者會感覺疲勞感或其他不適感沒有了,身體輕松了很多。醫者手下會有結節、顆粒、沉緊、發澀、僵硬等感覺。可見稍深層的肌性組織是身體的藏病之所,治療的關鍵所在。一次治療后,施術部位會留有幾天的余痛感。遂又命名為“皮部經筋手療法”。一般三五次治療后疼痛感會明顯減輕,之后的治療會處于一個平臺期,不會有什么效果,多數情況下還會出現新的癥狀,即聾子治成啞巴的情況出現。這些都不用擔心,這應該是身體的排病現象。繼續治療下去即會達到治病除根的效果。
之貳:
現在人的常見病:如頸、腰椎病等,其發病原因可能與椎體的曲度變直、側彎、關節的錯位、椎間盤的突出、膨出關系并不大;身體所出現的局部疼痛、酸麻、重脹等不適感覺或某些臟器的功能失調所引發的一系列病理癥狀等(例如:長期患腰椎病的女性大都患有盆腔炎、附件炎、子宮肌瘤、月經失調等婦科疾病。長期患有頸椎病的人多伴有失眠、健忘、頭暈、頭脹、記憶力差等癥狀)。這些疾病的主要病因可能是局部關節位置形態的改變,導致了附著在該關節部位的肌腱、肌筋膜、肌肉群等組織的位移。使得這些組織的位置和形態發生了改變,打亂了該組織群的有序排列狀態(例如:有些患者雙腿不等長,有些雙肩不等高,使身體左右不對稱,上下不協調,整體處于失衡的狀態);同時,也使的這些組織所攜帶的人體的固有信息發生錯亂或丟失(或是人體固有密碼排列順序發生錯亂或刪減)。使得身體喪失了某些功能同時出現了一些病理癥狀。這時,疾病便出現了。不唯頸腰部如此,全身各部位皆是如此。在進行推拿治療時,醫師主要運用點、按、推、搓、揉、和提、捏、捻等治療手法。其中捏、捻法最具有治療效果。這個手法也是讓患者最為疼痛難忍的手法,治療后患者會有兩到三天或更多天的余痛感。在治療三五次后都會有明顯的減輕。治療先從肌肉的附著點處開始,即肌腱或韌帶、筋膜等結締組織較豐富的部位開始治療。同時也兼顧到肌肉的手法治療;當然,重點是放在結締組織較豐富的部位進行治療。因為這些部位經手法治療后癥狀能很快的緩解。原因可能是人體的肌腱、韌帶、筋膜等結締組織所攜帶的人體的固有信息(或是人體固有密碼)最為豐富。對照經絡圖可發現,十四經中凡是大穴、要穴都定位在這些部位。在運用推拿手法糾正了這些結締組織、肌肉群等組織的位移后,使他們和他們所維系的各類關節恢復了原有的位置形態和應有功能;重新找回了他們丟失的固有信息(或固有密碼)。等他們都回到原位以后,身體的諸多不適自然消失,原有的健康狀態自然重現。這可能就是通過推拿手法糾正人體組織失衡,使身體重新找回固有健康密碼的奧秘所在吧!
之叁:
《素問。至真要大論》言:“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這是《內經》所提出的各種臨床治療法則,他對推拿臨床更是具有綱領性的指導意義。其中,“堅者削之”和“結者散之”在推拿治療中是常用的治療法則。推拿科的病人大多是在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發生損傷、身體的某些部位感到疼痛不適時才來治療的。在治療時,醫師先用手法觸摸檢查不適的部位,我稱之為:手法探診。在病患部位查找病灶,病灶處多有粘連、結節、顆粒、發澀感等;患者會有疼痛、酸脹、麻木、發涼等感覺。以此為重點,進行手法調治。在調治的過程中,病灶部位會發生一些變化。例如:病灶處原有的結節、顆粒消失,但在附近其他部位又出現;或是病灶處有明顯的結節、顆粒,調治后又出現了較大的結節;這些情況的出現,應為治療手法和致病邪氣在抗爭的表現!繼續治療會有明顯的療效。顯然,以“堅者削之”“結者散之”為治療原則,來進行手法治療,其功效是顯著的。但在手法治療時是要反復“削之”和“散之”的!在明確病因病理的基礎上,制定治療原則,再施以手法治療,其臨床療效是毋庸置疑的!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