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犯罪嫌疑人此前就曾殺過人.....
突發!一醫生遭搶襲
2023年2月2日,有網友在網上爆料:當日上午,遼寧省中醫院出現持槍殺醫事件,一名醫生遇襲身亡。
圖 源:網 絡(網傳遼寧省中醫醫院一名醫生遇襲)
看到這樣的爆料,我一陣心悸,官方沒有通報,很有可能是假的對吧?
誰知,當日晚上,沈陽公安局皇姑分局發布的警情通報坐實了網友爆料的持槍殺醫事件。
據通報:事發在沈陽市皇姑區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當天上午9時53分,66歲的犯罪嫌疑人馬某某持改裝的射釘槍,打傷了醫生白某。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經被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作案工具被當場繳獲,案件進一步偵辦中。
據新京報報道:遭襲醫生系該院脾胃病科主任,當時正值醫生出診時間。目前醫生傷情嚴重,正在ICU搶救。當日下午3時左右,遭襲醫生工作的樓層已經被清場。
事后,有網友稱:經突審,犯罪嫌疑人供述與被害醫生存在醫患糾紛,同時還交代了一起之前在某小區將人殺害的命案。
事情是真是假,無從得知,一切以官方通報為主。
心情很復雜,望白醫生安好!
看到官方的通報時,說真的心情很復雜,有心痛,有慶幸。
心痛是因為距離上一起傷醫事件發生,才一個月不到。
2023年1月11日,河南新鄉一精神病醫院的醫生,在出診時被患者連刺5刀,生命一度垂危。
受傷醫生的病情診斷
據受傷醫生的女兒透露,犯罪嫌疑人幾年前曾找醫生看過病,但兩人之間并未產生任何矛盾。
說真的,屢禁不止的惡性傷醫事件,傷害的不僅是受害者的身體,更是嚴重打擊了大家從業的信心。
“每當惡性傷醫事件發生時,我都會懷疑自己當初從醫的初衷是什么?”這是朋友對我說的原話,聽起來無比心酸。
疫情過去整整3年了,醫護人員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為守護千千萬萬人的健康付出了太多太多!遠的我們可以暫且不提,就拿放開之后來說。
突然的放開,全國新冠感染者劇增,身處漩渦中心的醫護人員幾乎沒有幸免,導致各級醫院嚴重減員,面對越來越多的感染者,多地呼吁“輕傷不下火線”,醫院紛紛打破專業限制,展開了一場生死救援。
大家帶病工作,即使全身疼痛難忍,抬腳走路都費勁,也不敢有一刻松懈。這好不容易才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得到了片刻喘息的機會,硬仗還在繼續,并未取得最后勝利。可這時,卻發生了惡性傷醫事件,還不止一起,說實話真的很心疼,也很氣憤。
感到慶幸是因為白醫生身受重傷在ICU搶救,但暫時還沒聽到病情惡化的消息,這是不幸中的萬幸,希望白醫生能夠熬過這劫。
據公開資料顯示:白醫生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系統,是遼寧省當地的名醫。
白醫生受傷的消息被坐實后,很多白醫生之前的患者紛紛留言表示:他是一個很好的醫生,是非常優秀的學者,為他祈福,希望他平安。
如何保障醫護執業安全,為醫護撐起保護傘?
對于醫護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我想一次次惡性傷醫事件就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若是連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無法提供給醫生,談何治病救人,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這么多年,一直在呼吁醫院要實施安檢,說到不想再說,提到不想再提,這是為什么?
有人說,設置安檢反映出的是醫患關系的不和諧,會更加激怒一些極端的人;有人說,設立安檢需要很大一筆支出,錢從哪里來?
但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
最根本的原因是,以前醫護人員被害,醫院不用別追責,鞭子沒打到院領導身上,他們無法切身體驗到醫護身上的劇痛。
大家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樣,考慮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作為醫生,我們想要職業安全,想要人身安全。作為領導,他們會從人力物力、財力方面去考慮,怎樣節省成本,怎樣節約開支。
所以,若是醫院出現惡性傷醫事件,領導需要擔責呢?激怒極端患者,沒有錢設立安檢的擔憂是不是就沒了?
2019年9月27日,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醫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醫院設立安保措施,對保安人數提出明確要求;完善安檢,醫院門衛室、各科室、重點要害部位,都要安裝一鍵報警裝置;
也明確,醫院主要負責人是本院安全秩序管理的第一責任人。
后來,很多地方開始實施安檢,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超鏈接)
當然,若只是設立安檢,對行兇者來說也起不到很大震懾力,但建立就醫黑名單呢?
若是醫院設立了黑名單,全國聯網,對傷醫行兇者建立檔案,其進入任何一家醫院都會被識別出來,只能讓醫院保安陪同就診,要是再出現傷醫事件,就將其拉黑上征信,不能在任何一家醫院就診。這樣是不是很多人就不敢傷害醫生了?畢竟人都是怕死的,沒誰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目前,安檢已經開始實施,希望全國各地都能加快速度!同時,也希望設立“就醫黑名單”能夠被考慮考慮,雖然這些舉措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醫患矛盾,但能很大程度上減少惡心傷醫事件發生,保障醫護的人身安全。
當然,作為醫生本人,也應該多學習一些溝通技巧,因為很多病人會因長時間遭受病痛的折磨,而產生報復社會的扭曲心理,在接診到這樣患者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不要和患者產生沖突,激怒患者。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