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對血糖的干擾
曾有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引起血糖紊亂(如癥狀性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報道,這種情況多發生于同時口服降糖藥(如優降糖/格列本脲)或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因此對于此類患者,建議應密切監測其血糖變化情況。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出現低血糖反應,應立即停藥并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7、光敏感性/光毒性
在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后暴露于陽光或紫外線照射下,會發生中度至嚴重的光敏性/光毒性反應,后者可能表現過度的曬傷反應(例如燒灼感、紅斑、水泡、滲出、水腫),常出現在暴露于光的部位(通常是頸部的“V”型區域、前臂伸肌表面、手的背部)。因此,應該避免過度暴露于光源下。發生光毒性反應時應停藥。
8、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
幾乎所有的抗菌藥品均出現過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CDAD)的報告,嚴重程度從輕度腹瀉至嚴重結腸炎。抗菌藥品治療使結腸的正常菌群改變,從而導致艱難梭菌過度生長。
艱難梭菌產生的毒素A和B,是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的原因。高毒性的梭菌引起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升高,這些感染抗菌治療無效,并可能需要結腸切除術。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后,出現腹瀉均應考慮CDAD的可能性。因為CDAD可能發生在使用抗菌藥品治療后兩個月,因此仔細詢問病史是必要的。
如果懷疑或證實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可能需要停止目前使用的不針對艱難梭菌的抗生素。應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補充蛋白質,采用針對艱難梭菌的抗生素治療,出現臨床指征時應進行手術評價。
9、過敏反應
一些患者在第一次給藥后即發生,有些反應可伴隨有心血管系統衰竭、喪失意識、刺痛、咽或面部水腫、呼吸困難、蕁麻疹、瘙癢等。嚴重的過敏反應需要腎上腺素緊急治療。
應在第一次出現皮疹或其他任何過敏跡象時停止使用。必要時可進行輸氧,靜脈注射類固醇,氣道管理,包括插管等措施。
10、其他嚴重并且可能致命的反應
使用氟喹諾酮類藥品,已有出現其他嚴重并且可能致命的事件報告。這些事件中有些是由于過敏,有些則病因不明。這些事件可能是重度的,通常發生在多劑量給藥后。
臨床表現可包括以下的一個或多個癥狀:
嚴重的皮膚反應,如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血管炎;過敏性肺炎;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功能不全或腎衰竭;肝炎、黃疸、急性肝壞死或肝功能衰竭;貧血,包括溶血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包括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細胞減少癥;粒細胞缺乏癥;全血細胞減少癥和/或其他血液學異常。
應在第一次出現皮疹、黃疸或任何其他過敏表現時立即停藥并且采取措施。
喹諾酮類藥物避免3種致命相互作用
1、喹諾酮+氨茶堿
喹諾酮類抗菌藥與茶堿類合用時,可能導致茶堿血藥濃度增高,出現茶堿中毒癥狀。左氧氟沙星對茶堿的代謝影響很小,但合用時也應密切觀察患者情況。
2、喹諾酮+解熱鎮痛藥
喹諾酮類藥物與解熱鎮痛藥物同時應用,有引發抽搐的可能。
3、喹諾酮+可致QT間期延長藥物
可致QT間期延長的藥物:Ⅰa類(奎尼丁,普魯卡因胺)或Ⅲ類(胺碘酮,索他洛爾)抗心律失常藥物;西沙比利、紅霉素、抗精神病藥和三環類抗抑郁藥等。
用藥交代需牢記
1、貼簽警示
您正在服用喹諾酮類藥物,一旦出現任何嚴重不良反應及相關癥狀,如肌腱、關節、肌肉疼痛,針樣刺痛或刺痛感,混亂和幻覺,應及時告訴醫務人員。
2、多喝水
喹諾酮類藥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結晶析出,引起結晶尿、血尿,嚴重者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藥期間應多飲水,稀釋尿液,每日進水量應在1200 ml以上,避免與有尿堿化作用的藥物(如碳酸氫鈉、碳酸鈣、制酸藥、枸櫞酸鹽)同時使用。
3、躲著太陽走
光敏反應是喹諾酮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臨床癥狀主要為光暴露部分皮膚出現癢性紅斑、水腫、水泡,嚴重者可引起皮膚脫落、糜爛。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