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7月26日發表了一項質疑使用CT排除心臟病的研究,挑起了從《今日美國》到小鎮日報的頭條新聞。美聯社隨后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盡管CT掃描能迅速排除心臟病,“但它們可能只是有利于醫院,但不一定適合患者。”
隨后,針對NEJM研究結果的一篇宣稱“弊大于利”的評論,引發了人們對接觸CT輻射導致癌癥的恐慌。該評論的作者是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臟病專家Rita Redberg博士,她指出研究中的患者接受的CT約為14mSv(輻射劑量單位),而10 mSv的輻射就可導致每2,000人中1人死于癌癥。
美聯社的報道及其負面扭曲功敗垂成。以Udo Hoffmann博士(麻省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心臟放射科醫生,具有15年以上MR和CT 工作經驗)為代表的該研究的作者們,則對這項研究持正面態度:“對于胸痛患者CT是一種精神安慰,能夠讓患者迅速知曉他們不是心臟病發作,因此可以在家里而不是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夜晚。”
盡管他們也承認輻射的負擔所引起的副作用以及增加了后續的檢查,但Udo Hoffmann博士和他的同事認為,將冠狀動脈CTA納入分診策略中,與急診室標準評估相比,提高了臨床決策效率;與標準護理的患者管理相比,這也導致了患者在醫院的時間大幅減少。
資助這項研究的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代理主任Susan B. Shurin博士在一份聲明中指出,該項研究為告知我們醫療系統中的資源分配提供了重要信息。
這并不是首例證明ED(勃起功能障礙)心臟病患者使用CT可能獲益的研究。四個月前NEJM 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證明具有胸痛癥狀的ED患者使用CT后住院時間縮短。該研究的主要合作研究者,賓夕法尼亞大學急診科臨床研究主任Judd Hollander博士,就研究結果發表評論說,這項研究為建立一個新的護理低中度風險患者標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同時可以大幅度減少健康服務的利用率和醫療費用。
Hollander博士指出,CT可能還有其他進一步的優勢。因為ED患者數量增加導致死亡率也增加。
“冠狀動脈CTA可以幫助我們確認許多具有胸痛癥狀的患者沒有患心臟病的風險,因此也加強了對每位ED患者的護理。”
顯然效益與成本的問題需要一些解釋。在所有的評估中,突出的一個因素是就CT給患者帶來的輻射負擔。隨著減少伴隨高劑量千伏電壓的新技術的開發,低劑量暴露所造成的噪聲清理方案也繼續發展。同時探測器變得更高效,對產生相同質量圖像的劑量要求更少。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技術的使用可能會顛覆成本與效益平衡,明顯更有利于CT的使用。
譯自:http://boards.medscape.com/forums?128@619.5B2raDJ8gfd@.2a33d90b!comment=1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