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一篇《誰這么狠心,竟把孩子一個人放在車里,萬一出了事怎么辦?》的文章刷爆了醫生的朋友圈。細讀之下,不禁唏噓,年輕的醫生為了去查房把患病兒子反鎖車內,無助的哭聲驚動路過的護士才得到救助脫險,而當月23號《珠江時報》關于廣東一位粗心媽媽將一歲幼兒鎖在車內,民警和熱心市民合理搶救,幸得脫險的新聞還回響在耳邊……醫生,請對自己和親人好一點!在醫院,你是患者的希望,在家里,親人也同樣需要你的肩膀。
無獨有偶,再往前刷刷醫生的朋友圈,《心疼、護士分娩前兩小時仍堅持工作》、《倒在手術臺前的醫生》、《搶救病人未能陪護病危老父 好醫生節日救兩命》、《河南醫生連看45名病人后昏迷不醒》、《一路走好:廈門好醫生連炯斌 只愿天堂不再是醫院的模樣》……就在粗心的年輕醫生“狠心”將兒子鎖在車內的這個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手術室護士忍著分娩前的陣痛堅持工作,在進入產房的兩小時前,她還在手術臺前為患者忙碌;同樣是在這個四月,粗心的年輕醫生“狠心”將兒子鎖在車內的前幾天,安徽的好醫生杜勇倒在手術臺前;一個月前,廈門市中醫院呼吸科連囧斌主任走后,曾經的患者王大爺發出這樣的哀嘆:“連主任真的是一位值得病人尊敬的好醫生,他就這樣走了,是病人的損失?。?rdquo;,愿天堂沒有加班、手術,而世間卻少了令人愛戴的好醫生。我們在這個神圣的崗位上全心全意的付出,無怨無悔地犧牲自己的健康和時間來換取病人的生命。但是,在一心撲在這個崗位上的同時,請對自己和親人好一點,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同時我們也是孩子的爸爸,父母的兒子,他們和我們的病人一樣,同樣需要的我們的關愛和肩膀。
醫生,一個特殊的職業,甚至還帶著些光環,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放棄假日和親人在一起的機會,不得不在親人最需要的時候狠心走向更需要我們的患者。工作中,我們常常強迫自己喝下一杯接一杯的咖啡,在樣才能在萬籟俱寂的夜晚在手術臺前完成一臺又一臺的手術。科室里有醫生工作二十多年居然沒有一個除夕是陪在親人身邊的,年輕的住院總回到家中發現兒子甚至都快認不出這是媽媽……醫生,請對自己好一點,還有更多的病人等著你為他們帶去希望,在那個被你遺忘的角落,還有家,還有愛你的和你愛的人,他們需要你,怎么可以不對自己好一點。
醫生,請對自己和家人好一點,愿我們留給家人的不再是離去的背影,留給患者的不只是最后一句嘆息。世界,請對醫生好一點,他們身后有親人,眼前有患者,他們并沒有鐵石心腸,把孩子獨自留在車上時他們的眼角也是噙著淚水,在“狠心”的同時,他們也在把希望和愛無私地播撒。
醫生,請對自己和親人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