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接二連三發生的中青年麻醉醫師猝死案例讓人痛心不已。隨之暴露出的是,國內麻醉醫師專業人才的短缺,以及現有從業醫師過高的工作壓力。
有鑒于此,國內首個由醫師協會倡議的《上海市麻醉科醫師勞動保護條例(草案)》上周末亮相申城。發起該提議的上海市醫師協會麻醉科醫師分會希望在充分征求意見后,成為一則“正式提案”.
據世衛組織報告稱,目前全球每年的手術量為2.34億臺,中國約占十分之一。而上海作為中國麻醉學科的發祥地之一,多年來一直是中國麻醉學科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僅涌現了一大批國際知名的麻醉科專家,而且需要不斷為全國培養大批學科帶頭人和中堅骨干,進而推動中國麻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按照目前上海衛生系統內手術量約占全國的十五分之一計算,每年申城手術室內的麻醉量近100萬例,手術室外麻醉(如無痛胃腸鏡檢查等)80多萬例。目前全市麻醉醫師共765人,外加約2000名麻醉科護士及技術員。即使是全市三甲醫院中最大的麻醉科,在編的麻醉科醫生也就70多人。加上來科室規培、輪轉、進修等人員,麻醉醫生每天工作時間必須維持在10小時以上。”
據市醫師協會專家介紹,其實早在30多年前,有關部門就曾***一紙“設想”,希望各醫療單位能按照擁有的手術臺,配備相應的麻醉科醫生,平均數為一個手術臺配1.2名麻醉醫師。其中,三級大醫院、醫學院附屬醫院的配備比例,更應該提高到2-2.5名。然而時值今日,即使在大名鼎鼎的北京協和醫院,70個手術室也只“配備”有66名麻醉科醫師。全國醫院的麻醉科醫生配比仍只有0.7.
正是結合了本市麻醉科醫師配置的實際情況,以及麻醉醫師現實的工作狀況,市醫師協會麻醉科醫師分會此次依據國家勞動法、執業醫師法及職工帶薪休假條例,在發布的《草案》中試圖明確麻醉科醫師應有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若臨床需要,經協商后可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需要,在保證身體健康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每次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12小時,每個班次之間至少間隔8小時,每周至少有一次24小時連續休息的時間;日間(或夜間)連續高強度工作不應超過4小時(或2小時),超時應強制替換休息20分鐘。
同時,“草案”還根據麻醉醫師特殊的工作環境和健康隱患,詳細列出了麻醉科醫師超時勞動的工資報酬、長期從事與電離輻射相關手術的麻醉科從業人員應享受放射假和療休、女性麻醉科醫師在特殊時期的勞動保護以及包括手術室空氣質量、X射線等電離輻射防護、職業損傷的防范預案等在內的臨床麻醉工作環境保護要求。
專家表示,著眼于醫療發展及人們需求,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以及中國醫療前沿陣地的上海,外科手術和臨床麻醉業務量在不久的未來,必將會有一個井噴式的增長。在這一時期提出麻醉醫師的“勞動保護”問題,除了對減輕專業人才工作壓力有重要意義外,還對確保醫療質量、改善醫患安全有著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