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值班的難忘經歷(2)
2010-11-02 13:18
閱讀:17905
來源:好醫生論壇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都說醫生是一腳在醫院,一腳在監獄,如履薄冰,下面是一位心內科同仁在工作中總結出的血的教訓,可以給奮斗在心內科前線的工作者提個醒。
一次在急診,一個患者急性廣泛前壁心梗,心電監護顯示室顫,患者意識清晰還可以說話,我不知說措,30s后,患者抽搐,慌忙除顫,心律恢復為竇性,患者還在抽搐,仍然不知所措,30s后意識恢復,哇塞,此兄的大腦就是反應較慢。大家也有同樣經歷嗎?
看來只要病人出現各項指標的異常,不管病人有沒有癥狀的表現,尤其是在病人沒有任何表現的時候,一定要密切觀察,及時處理,不然就會釀成大禍。
病人的血鉀低于3.0、血糖低于3.0一定一定要及時處理
低血糖的危險性是以秒來計算的,高血糖的危險是以年來計算的
低血糖可以死人,高血糖與低血糖相比不要緊
前一段時間我科收住一肺癌患者,胸腔大量積液,患者呼吸困難,呈端坐位呼吸。心律110次左右,由于恰巧是10.1放長假,只是給病人行胸腔穿刺引流并置管放液。但患者引流后呼吸困難無明顯性改善。仍難以平臥。覺得很納悶,那天恰巧我值班。仔細又查一**。覺得患者心音較低、遠。頸靜脈怒張。覺得是不是合并有心包積液。急建議患者家屬查下心臟彩超。患者家屬鑒于病人移動后加重呼吸困難,開始不同意。后強烈建議行心超檢查,結果回報果不出其然。行心包穿刺后呼吸困難明顯改善。雖然患者肺癌晚期伴心包轉移預后較差,但能暫時減輕一下患者的痛苦也是值得做的。
有一個周五下午三點多了,收了一個心包積液的病人,女,60歲,呼吸困難較輕,床頭B超示積液量心尖區正好2.0cm,p這時候已經下午四點,醫生和檢驗科都要下班了,本來是周未想早點回去,患者癥狀不重,又想現在心包穿刺也來不及送檢,就周一再說吧,于是寫完首程,交班就走了,可是周一早上剛一上班發現自己這張床邊圍滿了人,原來患者清晨呼吸困難突然加重,值班醫生考慮心臟填塞,馬上做心包穿刺,穿出的全是血性液體,穿刺過程中患者血壓下降,心跳呼吸停止,死亡,還好患者家屬沒說什么。事后反思,如果收了病人馬上做心包穿刺就可以向家屬交等病情,并給出進一步診治方案,感覺在心內科做什么一定不能拖,不能怕麻煩,那怕晚下一會班,周未的病人更要處理好再走!
好多年前,有一次在急診科值班遇到一個40歲的男性,劇烈上腹痛伴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的病人,測血壓升高(180/110mmHg),當時感覺病情很重,就做了一份心電圖,沒有發現心肌梗死,胸透發現主動脈彈開。高度懷疑主動脈夾層,當時還沒有MRI和CT,晚上也沒有超聲值班醫生,就直接又拍了個胸片就收住院了,由于這個病人是外地經商的,沒有家屬,只有幾個嘻嘻哈哈的朋友陪同,一點都不緊張,我就說了一句“這個病人可能會死的”,并向他的朋友再三強調該病的危險性,他們才答應通知家屬。因為當天是周休,病房里是一剛畢業的醫生殖器班,沒有意識到這病的危險性,且胸痛有所緩解,就沒有再交待病情,但由于血壓控制不夠理想,入院第二天病人突然血壓降到0,搶救無效死亡,估計是夾層破裂,把值班的醫生嚇出一身冷汗,幸好我在急診交待過病情才沒有鬧事,以后凡病情略重的病人,必定向其家屬交代病情,直到他理解為止,沒有家屬的也千方百計通知到。
其實腹痛要做心電圖是常規,以前我覺得沒那么重要,只是我在急診幾個月的時間就發生了兩例,一例誤診為胃炎,一例沒什么特異體征,只是乏力,只開了一點能量,后來說大便解不出來,我同事開了灌腸,可恰好那個護士是上次誤診為胃炎的醫療事故的連帶受害者,死活要醫生做一個心電圖才肯灌,一做廣泛前壁。還有一個是腹瀉來的,大量稀水樣便,腸炎基本可肯定,O2也送去培養了,可看他脫水明顯,(老年人)一般情況差,就作個心電圖吧,心梗!心肌酶也增高。可能是血液粘滯度增高吧。
教訓:
1急癥內科常規做心電圖沒錯的,雖然有時操作起來困難。還有一次一個四十多歲的女的嗓子癢,稍有胸悶,鬼使神差讓他作個心電圖,好險,又是心梗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