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診所也N年了,從最初的初生牛犢不怕虎什么都敢弄,到現在的如履薄冰什么都怕。這其中滋味,哎······
也不算是什么心得吧,只是時間長了,隨著環境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改變,自己也在改變。今天寫出來,真希望是班門弄斧。各位早就這么干了。
1 輸液器針頭大小:才開始干得時候,大人一律是7號針頭,還安慰自己說抗生素越快效果越好。后來越用越小,現在是5.5.(除非要輸甘露醇)有些病人,特別是年輕人,感覺輸液幾個小時太慢,總喜歡輸快點,你一不在就偷偷調滴速。我就曾碰見一個病人。2瓶500ML不到一個小時就輸完。輸液太快什么危險大家都知道。沒辦法我只好換小號的針頭。
2 靜滴藥物配伍:才開始總想一瓶解決所有問題,整天最熱衷的就是打聽什么和什么能配到一起。就頭孢曲松我就和維生素K1、地塞米松、氨茶堿、門冬氨酸鉀鎂一起配過。我手頭有一個最牛的處方,一瓶加注的藥物有12種,加起來光藥物就110ML,自己好像當初還這樣輸過幾次,現在想想都后怕!現在加藥能簡單就簡單,一瓶一般就只加一種藥物??股匾宦蓡屋?。當然,液體的規格也越來越小,當初一般是2瓶:250ML一瓶。500ml一瓶?,F在基本上都是100Ml的(有特殊要求的,比如濃度等,或者需要補液的除外)。
3 處理病人順序:剛開始對于輸液的病人,基本順序是:先坐皮試,等15分鐘,然后配藥,再然后扎針?,F在是,先弄瓶葡萄糖(最好是生理鹽水,農村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愛友補充)扎上速度放慢先輸,然后,再皮試配藥,配好第一瓶換下葡萄糖。見過皮試就過敏性休克的,休克了血管收縮,搶救休克時建立靜脈通道要比平時困難的多,在加上在診所,發生了過敏,像我這樣心理素質不怎么過關的人,難免手忙腳亂,這時候,先有一條通道就顯得那么實用。
4, 搶救藥品:假如出診,什么地塞米松、付腎素、撲爾敏等等一定要隨身攜帶。哪怕就是離診所幾步路。別嫌麻煩,關鍵時候可就·······。當然,我希望永遠沒有關鍵時候。